四川省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经济综合实力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它不仅生产物质财富,也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提供直接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不少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少数技术密集型企业已形成品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并参与全球制造业分工。
与此同时,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四川省的制造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自身进步的过程中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差距却越拉越大。现在正值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在现有条件下,利用既有的比较优势,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努力在区际分工和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四川实现经济振兴的关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化,东部、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具有丰富且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四川在制造业发展上有着比较优势。在四川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经把未来5年工业发展放在经济增长的首要位置。因此客观评价和分析四川省制造业的现实水平和发展潜力,对本地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定位,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保持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对四川制造业主要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4个部分,其结构和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是导论。这部分简要的介绍了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在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四川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对有关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回顾。这一部分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渊源,主要介绍了古典贸易理论、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和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二是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阐明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