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家能力的企业成长论
【摘要】:
历史上,第一次将“企业成长”作为研究对象的学者是英国的伊迪斯.彭罗斯(1959)。从她开始,企业成长才作为一门独立研究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与丰富的企业发展实践仍然不相匹配,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还不大。就其理论本身而言,许多基础性问题仍处于争论和探讨之中。
企业成长是企业随时空的推移,根据企业内外经营环境的变化,通过对企业各种成长要素进行动态调整,以达到企业经营绩效的持续优化,并推动企业长期发展的过程。本论文将“企业成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企业成长理论的归纳和分析,以期找到企业成长的源泉和企业成长的一般规律。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分别对企业成长及其相关问题的概念,企业成长理论的演化,企业成长的根本源泉,企业家及企业家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以及企业成长的一般性原理和规律进行了有重点的研究。在本论文的写作和研究过程中,我认为,企业成长是企业内外众多成长要素共同推动的结果,这些成长要素既包括作为企业生产要素的资本、土地、人力、技术和管理等资源,也包括这些资源所形成的各种要素组合。在特定的企业经营时空条件下,企业各成长要素将形成异质性的组合形态,正是这种异质性的成长要素组合的综合,推动了特定企业在特定阶段的成长。在企业众多的成长要素中,我认为企业家是最根本的成长要素。企业家既是成长要素及其结构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是成长要素结构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处于各成长要素的中心地位。为此,我提出了企业家主体论的观点。通过对企业和企业家关系的分析,我认为企业是企业家实现自我价值的服务性工具。企业是企业家创立的,企业家主导着企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同时,企业家的价值是通过企业成长而实现的。因此,企业也是企业家价值的间接定价器。由于企业家既是企业的主体,也是企业成长各要素的核心要素,因此,企业家应该才是企业成长的基本源泉和根本推动力量。
在本论文中,企业家既是资本家,也是企业最高决策权的实际控制人。我将企业的最高决策权称为企业家权力,从而赋予企业家在企业内部分工中的专业化地位。企业家权力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两权分离”思想,从而尝试性地提出了所有权、企业家权和经营权的“三权分离”框架。我认为,在企业权利结构中嵌入企业家权利,既可以解决在“两权分离”权力结构中企业家职责不清的问题,也可以深化作为企业成长之源的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将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企业的长期成长。既然企业家在企业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因此,企业家能力的形成、培养和运用就成为实现企业成长的当然要求。通过对企业家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我认为企业家的心智模式和注意力配置方式是企业家能力形成的关键,而良好的心智模式和注意力配置方式既与人的天赋有关,也与人们的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有关。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开展持续的企业家活动是培养企业家能力的可能途径,为此,我设计了一个企业家能力成长模型。
找到企业成长之源只是推动企业成长的起点,而运用企业成长规律去具体地实现企业成长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为此,根据我的理解,我归纳出了企业成长过程中应该普遍遵循的四个原理,即理念先行原理、产业优先原理、成长要素周期性更替原理和超越曲线原理。虽然这些原理和规律在许多文献中均有研究,但将其组合在一起,并作为企业成长的一般性原理尚属第一次。我想,随着研究的深入,应该还有一些我未发现的规律不断呈现。
企业家能力的成长决定着企业的成长,企业成长就是企业家运用企业家权力,并利用企业成长规律去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