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the Contribution of Cash Crops as Tools of Poverty Reducing in Rural Area: Case of Cotton in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摘要】: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我很高兴有机会以中非共和国的棉花为案例,跟大家谈谈关于经济作物对缓解农村地区的贫困所做贡献的研究。
首先,我想对在我起草这篇讲稿期间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表示感谢。感谢指导过我的所有教授们,特别是FANGXING MING教授,尽管他工作烦忙,他还是十分认真负责地指导我写这篇论文。还要感谢四川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JIANG YUANSHENG教授,他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指导。感谢我曾在中非共和国及中国调查过的所有人们,他们接待了我并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十分感谢DONG JIANMIN教授为我在中国农村调查时所提供的指导和便利。也非常感谢我的同学MINSHIJIE及他的父母,谢谢他们的热情招待,与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将成为我在中国学习期间最难忘的回忆。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在这个有14亿贫困人口的世界上,贫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想解决贫困问题的经济学家们。那些贫困人口多住在农村地区,大多数是农民,因此农业特别是经济作物如何才能成为缓解农村地区贫困的工具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使用生长分析方法,探讨棉花作物对减缓农村地区贫困的贡献。我们认为棉花种植能够对粮食作物的种植提供有利的经验。源于统计分析的有关收入增长与贫困间的关系的证据表明,当棉花价格很高时,贫困将会缓解,但在没有棉花合作社的情况下不能实现。
在中非共和国,贫困是一个真实的现象,2008年估计有67%(22610000人)的人口生活低于国家贫困线。贫困常常被视为农村地区的现象,因为72%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活动。
位于瓦姆地区占地305平方公里的博桑戈阿镇贫困问题最严重。在那里棉花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他们提供食物、服装、健康和教育。很多农民用他们从棉花中得来的收入来为孩子交学费、建房屋。棉农们正在组织合作社来帮助他们购买种子、卖出产品。
为了分析棉花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减缓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的这些影响,我们要引入四个变量标准,这四个变量标准是就业人口、居民收入、粮食安全和地区发展。
1.就业人口
棉花生产对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已有200000位农民正被雇佣的农村地区。这个估计会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性质及劳动需求评估的复杂性而有很大不同,而且家庭成员涉及农作劳动的程度也很难定义。在农场从事棉花生产的直接劳动力超过200000人,尽管因耕作而受益的农村家庭人口数目会至少比种植棉花人数的两倍还要多。除了增加直接农场就业,棉花生产也提供了更多轧棉、运输和销售的农村就业机会。
2.居民收入
棉花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有两个层次。一是农户层面,棉花已经占据主要家庭收入来源的50%。在种植之前固定了价格和投入给农民贷款的拨款政策,后者增加了农民的生产和收入。这项收入构成了农民的投入资本(用于建房、购买自行车、收音机等)。
二是国家层面,棉花的出口生产只构成实现政府农业部门预算收入的一小部分。这项收入专用于政府债务、公共投资。
3.粮食安全
棉花生产对粮食安全做出的贡献有以下几种方式:在农村家庭层面,棉花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主要在于我们可以看到的对农民增加收入方面的贡献。当家庭专门从事棉花生产时,棉花与他们购买基本食品和其他商品的能力就有直接的关系。棉花与食品作物组合、更替种植将提高产量,更有效地保证粮食安全。
从国家层面,由棉花获得的出口收入可以使中非共和国人民通过进口获得食品。棉花出口收入是获得外汇的一项资源;它对粮食安全的贡献显然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棉花收入,进口食品的费用或许仍然能够承担,但人们进口其他商品的能力将受到严重限制。
4.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的特点是让村民享受到社会服务。棉花的生产为非农业活动提供了便利。坐落在博桑戈阿镇45公里处的Ndoro-mboli村是个孤立的村落,唯一的交通便利就是由棉花公司维护的农产品运输线。这条运输线实现了村庄对外开放,确保农产品进入国家市场。
棉农组织(GIR)推动了村庄的发展,实际上,这种优惠被用于社会项目。这些资源为创建保障农民健康的农村诊所,建立饮水点及聘用教师为代理家长以教育孩子等提供了便利。
GIR的主席申明棉花是为村民所有,棉花超越了它在家庭收入和粮食安全方面的角色,为社会服务提供了便利。但这些年来,棉花生产受到世界市场价格下跌、生产环境不安全及政府暂停2007/08年度合作伙伴造成松贝村的村民贫困形势恶化。
因此,大部分博桑戈阿地区的棉花合作社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因为他们中的一部分还没有充分接受合作社化发展的方向。一个好的合作社必须是有组织的,明白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道理。然尔,合作社的良好管理首先应当看农业机械化。合作社需要购买种子和机器,以成本价卖给社员,或以不太高的价格信贷或租赁给他们。要成为社员并享受其优惠政策,农民们需要登记并每年交付少量费用。
由于粮食危机、在国际交易中棉花的低价格及高投入等原因,棉花正在失去市场,因此最好组织粮食作物合作社以帮助政府有效地减缓农村地区的贫困。中国在建立农民合作社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如开创了农业中小型企业并摆脱了贫困,一定也适用于中非共和国,并可有效缓解该国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