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禁止令适用问题研究
【摘要】:刑事禁止令是一项崭新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刑法制度革新的一大创举。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刑事禁止令的基本内容,明确刑事禁止令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同时根据刑事禁止令在立法及司法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建议及解决措施。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我国刑事禁止令的概述。首先,介绍刑事禁止令立的法背景,刑事禁止令是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推动下,为了弥补管制、缓刑的缺陷而进入刑法领域;其次,根据我国刑事禁止令的规定阐述禁止令的基本含义。通过对刑事禁止令的内容和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得出它具有依附性、确定性和强制性三个基本特征;最后,通过对保安处分说、资格刑说的分析比较,认为我国的刑事禁止令是管制、缓刑执行的监管措施。第二部分,探讨我国刑事禁止令基本内容。刑事禁止令的内容包括适用原则、适用条件以及禁止内容三个方面。刑事禁止令适用的基本内容解决其在实践中被适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问题,根据刑事禁止令的规定及相关理论分析,认为刑事禁止令的适用应当符合合法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必要性四个原则的要求。在符合“被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实质条件和“确有必要”形式条件时,才能限制或剥夺犯罪分子的从事某一特定行为权利。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刑事禁止令适用的困境。刑事禁止令适用的困境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从社会根基、法律规范、执行效果和奖惩制度与救济渠道等剖析刑事禁止令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的刑事禁止令制度存在社会根基薄弱、法律规范不明确、执行效果不佳、奖惩制度和救济渠道缺失等问题。第四部分,提出完善我国刑事禁止令制度的建议。刑事禁止令的完善是本文的落脚点和价值所在。首先,挖掘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团体、个人的配合和参与;其次,完善法律规范,进一步明确禁止令应当适用、可以适应和不能适用的条件;再次,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和救济渠道;最后,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队伍建设及协作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升刑事禁止令的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