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口贩卖被害人公平法案》法律术语翻译报告
【摘要】:本翻译报告以《2015人口贩卖被害人公平法案》第一章的翻译实践项目为研究对象。该法案由美国两院同意后于2015年生效,规定为人口贩卖被害人提供救济和开展人口贩卖打击活动。本翻译项目为该法案第一章内容,主要规定了人口贩卖被害人可以获取的各种救济和政府如何确保该救济良好施行。本翻译报告对翻译项目做了概括性阐述,详细介绍了翻译过程,分析了本翻译报告的意义。并且探讨了法律术语的定义,对法律术语特点和分类进行了分析,即法律术语的特点为专业性、精确性和保守性。法律术语分类可以分为由普通词语和专业词语构成的法律术语。了解特点和分类后,对法律术语的翻译原则做了详细的探讨,得出法律术语应遵循准确性和一致性原则。在案例分析中,笔者首先详细列出了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术语不对等问题。第二,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运用对等理论对法律术语翻译进行指导。笔者阐明对等理论包含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苏珊·沙切维奇的对等程度分类,即接近对等,部分对等和不对等。最后,作者讨论了如何在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选择法律术语的翻译方法。当源语和译入语接近对等和部分对等时,采用功能对等词进行翻译;源语和译入语不对等时,采用释义法、中性词和创造新词的方法来确保翻译的法律术语的精确性和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