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钢渣制备CMAS系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
【摘要】:采用贵州省某钢厂的转炉渣和国内某电厂的粉煤灰,在不添加其它晶核剂的基础上,利用转炉渣和粉煤灰中含有的Fe2O3和TiO2为晶核剂,以烧结法制备出了主晶相为透辉石(Ca(Mg,Fe)Si2O6),副晶相为硅灰石(Ca3(Si3O9)),晶粒尺寸为0.2-0.4μm的钢渣微晶玻璃,大幅度的提高了这两种废物的生产利用率。采用DTA、XRD、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基础玻璃的析晶行为和微观结构,确定了最优的热处理制度。本实验所采用的钢渣和粉煤灰综合掺量达到63%。研究结果表明:其微晶制备的最优的热处理制度为:核化温度870℃,核化时间2h,晶化温度1150℃,晶化时间2h。获得的微晶玻璃的性能参数为:耐酸性0.14%、耐碱性0.015%、密度2.84g/cm3、抗压强度107.27MPa、抗折强度74.89MPa、显微硬度756.97kgf/mm2。探讨了Fe2+对整个微晶玻璃析晶过程、微观结构和物相结构的影响。当Fe2+含量在3.11%以下时,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钙铝黄长石;当Fe2+含量增加到5.46%时,微晶玻璃的主晶相由钙铝黄长石变为钙镁黄长石;当Fe2+含量增加到7.80%及以上时,微晶玻璃的主晶相由钙镁黄长石转变为透辉石。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Q171.733
|
|
|
|
1 |
丁剑;俞建长;郑兴华;胡胜伟;倪维庆;;铁电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材料导报;2005年12期 |
2 |
张海军,贾晓林,王桂红,姚熹,张良莹;模式识别在BaFe_(12)O_(19)/SiO_2微晶玻璃陶瓷合成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年08期 |
3 |
包定华,张良莹,姚熹;择优取向的PbTiO_3玻璃陶瓷薄膜的Sol-Gel制备及结构[J];材料研究学报;1999年01期 |
4 |
张海军,姚熹,张良莹;BaFe_(12)O_(19)/SiO_2-B_2O_3微晶玻璃陶瓷的制备和微波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02年01期 |
5 |
宁叔帆,陈维,刘斌,陈寿田;陶瓷制造中的分散技术[J];电瓷避雷器;2004年03期 |
6 |
;Flue Gas CO_2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J];Electricity;2012年01期 |
7 |
李辉;刘建民;朱法华;季峻峰;薛建明;赵良;;我国电力行业CO_2减排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J];电力科技与环保;2011年01期 |
8 |
丁剑;俞建长;郑兴华;倪维庆;陈标;;铌酸锶钡铁电微晶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年03期 |
9 |
李建康;张斌;;BST-SiO_2-B_2O_3系铁电微晶玻璃陶瓷的制备和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8年11期 |
10 |
张海军,贾晓林,王桂红,姚熹,张良莹;BaFe_(12)O_(19)/SiO_2-B_2O_3-K_2O微晶玻璃陶瓷的低温合成及其微波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