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在肾移植(亲体)活体供体术前综合评估中的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在肾移植(亲体)活体供体术前综合评估中价值。
资料和方法:回顾分析了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亲体肾移植术的31例供体资料。其中男性11例,女性20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8.6岁。术前所有供体均行双源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实质期、排泄期)进行术前评估。动脉期成像采用设定阈值自动触发扫描技术进行扫描,静脉期和排泄期在对比剂注射开始后55s、300s开始扫描,在动脉期扫描结束后(分别为注射对比剂后45s、65s、85s、105s)进行4次双肾扫描,对比剂注射速率4ml/s,剂量1.5ml/Kg。将所获得的双源CT原始扫描图像薄建后输入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projection,MIP)与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技术对肾动脉、静脉和尿路成像。将术前双源CT显示的供。肾解剖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其中有28例供体术前进行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将DSCT根据Patlak公式测定的GFR与SPECT测定的GFR进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及配对t检验。
结果:所有肾脏活体供体(renal living donor,RLD)双源CT检查时间为5-8min,增强检查后均无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后处理图像清晰显示了肾脏血管、实质和收集系统的情况。所有RLD中有8例见9支副肾动脉(6例左肾、2例右肾),另有3例可见肾动脉提前分支(1例左肾、2例右肾),同时发现左肾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后1例、右肾副肾静脉1例;双源CT尿路成像(CT Urography,CTU)显示所有RLD肾脏收集系统正常,未见变异;3个肾脏实质内可见肾囊肿。双源CT显示的所有RLD肾动脉、静脉、尿路情况与术中所见一致。另外,DSCT与SPECT两种方法所测定28例供体的总肾及分肾的肾小球滤过率经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后显示两者相关性良好(总肾GFR的相关系数为r=0.788、确定系数r~2=0.621、GFR(DSCT)=43.54+0.586×GFR(SPECT)、n=28;分肾GFR相关系数r=0.93、确定系数r~2=0.864、GFR(DSCT)=11.688+0.784×GFR(SPECT),n=56),将DSCT与SPECT两种方法测定的28例供体总肾和分肾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配对t检验显示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通过DSCT一项检查,不仅可以准确显示肾脏血管及尿路的解剖信息,而且能测定肾小球的滤过率,且DSCT测定的GFR与SPECT所测定的GF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DSCT是肾移植供体术前综合评估的良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
|
|
|
1 |
牟彩云;刘铁;张建军;;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探讨[J];浙江实用医学;2008年02期 |
2 |
张龙江;卢光明;;冠状动脉的双源CT血管成像[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8年01期 |
3 |
牟彩云;刘铁;;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年01期 |
4 |
段艳华;王锡明;武乐斌;程召平;晁宝婷;王敏;乌大尉;柳澄;;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的初步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年10期 |
5 |
白林;蒲红;彭泽华;高燕;;双源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四川医学;2011年01期 |
6 |
杜晓英;陈江华;;Cystatin C在肾移植领域的研究进展[J];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06年02期 |
7 |
李剑;段艳华;王锡明;武乐斌;程召平;乌大尉;晁宝婷;;双源CT冠脉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5期 |
8 |
Mclachlan MSF;王文健;;老年肾脏[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0年03期 |
9 |
杨秀军,缪万祥,王麟川,缪竞陶,姚戈虹,薛吉祥,吴阿毛;肾脏血管性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研究[J];上海医学影像;2000年01期 |
10 |
罗香国,张伟国,严景恩;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在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5期 |
11 |
薛建军;杨爱民;邓惠兴;高蕊;冉宏德;程虎;;~(99m)Tc-DTPA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在移植肾活体供体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0年04期 |
12 |
宫永忠;孟昭义;;老年肾脏改变[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4年04期 |
13 |
汪长银;文兵;张湘园;;兴趣区设置对Gates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J];放射学实践;2007年01期 |
14 |
GuignandJ-P
,JohnEG
,柳荣;小早产儿的肾功能(下)[J];国际儿科学杂志;1987年02期 |
15 |
赵人瑞;;心房利钠因子与肾脏[J];西南国防医药;1992年02期 |
16 |
万丽珍;糖尿病肾脏的“五步曲”[J];糖尿病新世界;2000年03期 |
17 |
顾钱峰;陈俊波;;亲属活体供肾摘除术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评价肾血管[J];现代实用医学;2009年07期 |
18 |
曲静伟;洪中立;;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肾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88年01期 |
19 |
陈越;丁小强;钟一红;蒋素华;刘红;汤晓静;;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年02期 |
20 |
真炳攸,杨淑珍;肾单位功能的自我调节——管球反馈[J];生理科学进展;198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