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探究
【摘要】: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必须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在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是以数学情境为基础,以数学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也是一项具有前沿性、开放性、发展性、迁移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本文正是根据该教学实验,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
数学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数学认知活动(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学命题学习、技能形成与问题解决)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强化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以及数学素养都是大有裨益的。但受一些内在原因,如:数学学习态度、数学认知能力、数学学习方式和一些外在原因,如:数学教学观念、数学教学方法、教师权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不尽如人意。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无论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还是从数学学习特征以及实践经验看,对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均是可行的。本文验证了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①加强双基学习,奠定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③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⑤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⑥用爱心去呵护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要重视展现数学思维过程等。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对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课堂上,提问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较高,批判性提问占有相当比重;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好问、探究等方面与以前相比,均有较大进步;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始终以数学情境为基础,以数学问题为纽带,将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贯穿教学的始终,充分发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