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GPS技术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刘兵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GPS技术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工作方式,结合2006巴中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2007年度南盘江-桂中地区二维地震大剖面资料采集项目、2007川东北建南-龙驹三维地震资料采集项目以及其他山区项目应用GPS的工程实例,研究GPS技术应用的新进展。通过GPS静态测量和应用RTK技术放样物理点,从控制网的网形设计、数据处理、精度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提高作业精度、有效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旨在最大限度的发挥GPS技术在山区施工中的作用。 本文共分六章,主体在第2、3、4、5章,第1章是绪论,第6章是结论和展望。第1章简要介绍国内外应用GPS的现状;石油物探测量的任务、内容和要求;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6章对文章进行了总结,给出了结论,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并展望了将来GPS技术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第2章主要研究山区石油地震测量中GPS控制网的优化。首先介绍控制网的特点;接着详细分析了如何优化,包括:充分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基准设计、网形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 第3章是控制网的数据处理。首先对基线处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基线解算的原理和类型,到软件进行基线解算的步骤,给出了详细方法,关键是软件处理和手工处理相结合,进行合理的删星、删时段或者舍去不合格基线。本章以几个测区项目的静态数据为例,重新进行自由网平差和约束平差,计算转换参数,得到了较好的成果。 第4章主要分析控制网的误差来源和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对GPS测量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了详细分析。GPS测量误差包括: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传播误差、观测误差和接收机设备的误差。这些误差通过使用多台双频接收机同步观测,可以减弱或消除。数据处理可通过合理选择软件处理参数和人工干预有效进行质量控制。本章还对比以前的处理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结论。 第5章的内容是山区石油地震勘探中应用GPS RTK进行物理点放样。从GPS RTK定位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到野外选择基准站的点位和设置、流动站的设置、作业模式以及中继站都进行了研究和实例分析。本章还指出了应用RTK放样物理点的难点。 本文最后还对手持GPS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近几年手持GPS应用较广,主要是工区踏勘、车辆导航和障碍物的变观设计方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二二七六队突破四千炮[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7年02期
2 刘颂威;;加快地震勘探野外施工发展步伐 赶超世界先进水平[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9年01期
3 周延坤;;《石油地震勘探》[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88年03期
4 ;石油地震勘探的若干前沿技术[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5年02期
5 詹文榜;全波震相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前景[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9年01期
6 雷迎春;浅谈智能型全站式电子速测仪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1994年03期
7 雷迎春;浅谈智能型全站式电子速测仪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1994年03期
8 ;WTZ-30型轻便钻机[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年05期
9 陈佩章;新疆石油地震勘探的发展[J];新疆石油地质;1985年02期
10 王天禧;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叠前速度反演稳定性初步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8年03期
11 欧庆贤;;独立自主地发展我国石油地震勘探工作[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6年06期
12 成建红;石油地震勘探测量的优化程序(fx-4500P)[J];测绘通报;1998年03期
13 罗运先;SN338数字仪瞬时浮点增益放大器逻辑电路设计方法的讨论[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14 赵春明;;纪念四川Ⅴ-201地震队建立35周年暨学术交流会在海棠铺举行[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8年04期
15 林宁;;对地震震源运载工具的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2年06期
16 ;WTZ-30型轻便钻机[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1年06期
17 俞千里;赵翼晋;吴家楷;宓琴芳;;地震载波仪试制成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9年02期
18 王天威,薛鑫恒,王树禾;石油地震勘探波动方程速度反演方法评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4年03期
19 王维佳;;国外地震勘探的若干新技术[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84年01期
20 冯德益,敖雪明,毛可;石油地震勘探资料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新疆北天山部分地区的初步结果[J];地震;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德益;敖雪明;毛可;李达曾;郭瑞芝;;地震勘探资料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2 吴律;张兆田;;从历史的观点试论地震勘探中的层析研究[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吕郊;张家田;李长星;赵守国;;三维石油地震勘探排列检查仪的研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魏金兰;王洪义;陈向荣;;Finder-SmartMap在石油地震勘探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王真理;李衍达;;利用小波变换压缩地震勘探数据[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胥帆;牟永光;王润秋;;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横波和纵波波场的数值模拟[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林茂;张峰;许涛;塔依尔;刘磊;;构建石油地震勘探开发需求的PC集群存储系统[A];第十届全国信息技术化工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敖雪明;周仕勇;;大震震源区及前兆敏感区的浅层地壳速度结构特征[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杨伟刚;贺振华;黄德济;;信噪比对小波相关性去噪效果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匡朝阳;高锐;贺日政;李秋生;李朋武;卢占武;;南羌塘盆地地震勘探采集方案确定[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灵;海上地震数据多缆采集与记录系统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吕艳宗;石油地震勘探技术中的编译码器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刘兵;GPS技术在山区石油地震勘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董文睿;高强度I/O的应用对并行存储系统的挑战和解决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解子亮;分布式无线数据采集的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梁猛;针对带乘性噪声系统最优估计方法的进一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圆满完成刚果(金)二维石油地震勘探项目[N];中煤地质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黄普根 通讯员 陈传邦;吹响进军国产化号角[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记者 唐红 通讯员 雷丽 王海波;改变以考定级实行“N+Y+Q”评价[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熊;联想签约大庆油田[N];中国财经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蒋世廉 通讯员 李金水;华北局物探公司迎来市场“暖冬”[N];中国石化报;2008年
6 周惠群 陈大立 陈启联 罗赞;中南局首次走向国际市场[N];中国石化报;2004年
7 于银花 刘宗志;中原物探苏丹施工获成功[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职丽枫;联合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活动[N];中国石油报;2000年
9 杨霞清、包冉;联想深腾1800落户大庆油田[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陈静 陈丽红;磁悬浮光纤传感器项目入驻高新区[N];湘潭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