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比例同步控制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同步运动控制的研究在国内外一直是个热门课题。在工业生产中,要求转角同步或直线位移同步的机械种类繁多。液压同步控制因其结构简单、组成方便、易于控制和适宜大功率场合等诸多优点,在各个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论文详细研究了目前各种阀控非对称缸数学建模的资料,并对其不足之处做了简单的说明,同时提出了建立阀控非对称缸数学模型新的建模思路。
本论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液压同步控制系统提出了—集中控制型、分散控制型和独立控制型等新的分类方法。
论文对控制策略做了重新的定义,进一步明确了各基本控制策略的形式,并对各基本控制形式的性能和特点做了分析和对比。本论文在原有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控制策略形式:非对称控制策略。
按控制方式的不同,集中控制型液压同步系统可分为分补油式、放油式和既补又放式三种,应用很广。本论文对这三种同步回路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相同工况及外干扰条件下,采用新的建模方法和理念,建立了三种液压同步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所得到的数学模型有一定理论价值。
本论文运用控制理论的原理对三种液压同步控制回路的静、动态特性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参数的设计方法,建立了三种液压同步控制形式的主要性能指标的参数化表达式,并推导了三种液压同步控制形式的主要技术指标的计算模型,据此对三种液压同步控制形式的参数作了精确的计算验证。
本论文讨论了PID调节器参数的整定方法,并通过对各种参数整定方法的对比,决定选用试凑法对PID调节器参数进行整定。通过试凑法确定了三种液压同步控制形式各组PID控制器的最优参数组合,为了能对三种液压同步控制形式经PID校正后进行对比,对三种液压同步控制形式的PID调节器的参数做了统一的处理。
利用MATLAB中的SUMLINK工具,对三种液压同步控制形式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对比了控制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找出各同步控制系统PID调节器的最优控制参数。最后通过对各同步控制系统PID调节器参数的统一,得出了一些对工程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结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
|
|
1 |
卢长耿,林少芬,李玉峰;步进炉液压同步及电液比例控制系统[J];集美航海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2 |
乌建中,卞永明,李伟哲;超大型构件的液压同步整体提升技术──液压提升技术系列文章之二[J];建筑机械;1995年11期 |
3 |
万贤杞,万系杰;YQ-4型汽车维修液压同步升降平台设计[J];液压与气动;2005年04期 |
4 |
胡航;液压同步系统误差的消除和修正[J];哈尔滨铁道科技;1994年02期 |
5 |
陈先惠,王野牧,吕振民,周继红;3MN模具研配液压机的双缸同步系统的研制[J];机床与液压;1999年05期 |
6 |
赵静一;刘雅俊;王智勇;;分流集流阀在1000kN液压载重运输车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7年04期 |
7 |
;合力叉车成功试验全液压同步转向系统[J];起重运输机械;2008年07期 |
8 |
曾继伦;蔡晓峰;李建华;蔡卫江;陈东民;;基于液压同步技术的水轮机调速器行程反馈[J];水电厂自动化;2007年03期 |
9 |
李晓明;李鹏翔;;基于虚轴法的高速液压同步控制策略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8年11期 |
10 |
杨敏,王西安;提高液压同步精度的技术措施[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
11 |
陈志群;位差反馈型液压同步回路[J];液压与气动;1996年05期 |
12 |
陈健,徐鸣谦;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加载试验台分析[J];建筑机械;1998年06期 |
13 |
刘忠伟;;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及其在巨型水压机上的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7年01期 |
14 |
田勇;董彬;;功率键合图在电液比例同步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8年03期 |
15 |
刘彦伯,乌建中,张玄;液压同步连续滑移负载转移稳定性控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6 |
郭益年;肖忠明;刘小军;;PLC在水利节制闸中的应用[J];硅谷;2011年06期 |
17 |
陈健,徐鸣谦;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加载试验台[J];工程机械;1998年06期 |
18 |
陈健,徐鸣谦;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加载试验台分析[J];液压与气动;1998年02期 |
19 |
田勇;李建生;曹宪周;赵会勇;董彬;;管道效应对液压同步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9年09期 |
20 |
李欣青,乌建中;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的工程应用[J];工程机械;1997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