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大树地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摘要】:大树地铅锌矿,地处哀牢山北段,其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在搜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研工作,系统分析了大树地铅锌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控制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成矿机理。
在哀牢山裂谷的形成阶段,发生了普遍的沉积作用,形成了火山物质夹薄层碳酸盐的陆源碎屑的哀牢山群地层,即大树地铅锌矿区的赋矿层位。矿区范围内广泛分布有层状、似层状及微层状矿体,矿体普遍发育韵律性构造。在后期构造作用下,矿床与围岩同步变形。
元古代末期,区域又开始经历普遍变质作用,由火山物质和陆源碎屑组成的本区地层单元部分和其他地层一样,都经历了多期次的变质作用,所以现在所见的哀牢山群变质岩是多构造变质作用的叠加产物,形成了一套低绿片岩到混合岩相的变质岩石组合,通过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的铅锌矿床也经历了多期次变质重结晶作用、揉皱作用和碎裂作用的改造。
受热液作用的影响,对早先形成的层控铅锌矿床也起到了重要的叠加再造成矿作用。在热液作用下,岩石中各种组分发生普遍的重结晶和分异,铅、锌等元素和挥发组分大量带出,它们在热液的驱使下沿导矿构造运移,在容矿构造中定位,叠加已铅、锌矿化的层位上,主要形成石英脉型的锌铅矿床,均为穿层矿体,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脉状、扁豆状和网脉状等多种形态。矿石构造常呈条带状、角砾状、浸染状及块状等。另外,也形成透镜状的铅锌矿体,矿石构造常呈角砾状、浸染状及块状等。
总之,本区地质演化过程漫长、复杂,其成矿过程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悠长的历史。大树地铅锌矿床就是一个多因素成矿的复成因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