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形成机制研究
【摘要】:柿竹园钨锡多金属矿床地处南岭中段,矿种多、规模大、共生组分丰富,成矿条件复杂,是世界罕见的超大型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
本次工作以柿竹园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工作、电子探针分析测试、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流体包裹体测试等手段主要研究了千里山花岗岩岩体性质、矽卡岩中碱交代脉的特征,同时根据矽卡岩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
(1)矿物的共生组合分析结果显示,柿竹园矽卡岩演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矽卡岩阶段,主要形成石榴子石、透辉石、符山石、硅灰石等矽卡岩类矿物;退变质阶段,主要形成白钨矿、磁铁矿等氧化物,伴随发生强烈的W-Mo-Bi矿化;硫化物阶段,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的沉淀阶段。
(2)千里山岩体前两期花岗岩大部分样品的钠长石An4,平均2;第一期岩体云母成分为铁白云母,含量4~5%,第二期岩体白云母含量5%。因此,根据酸性侵入岩的QAP分类图解,将第一期花岗岩定名为中粗粒斑状碱长花岗岩,第二期岩体定名为细粒碱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的名称不变。
(3)柿竹园矽卡岩中碱交代脉,以钾长石、斜长石、石英、萤石为主,白云母含量较少,几乎不含黄玉、电气石等矿物,并非前人所称的“云英岩脉”或“云英岩网脉”;
根据脉体中矿物共生组合分布特点,碱交代脉又可以分为早阶段碱交代脉和晚阶段碱交代脉两种,分别对应矽卡岩演化两个阶段:早阶段碱交代脉含有较多的斜长石,黑钨矿,其形成过程对应矽卡岩阶段,也是黑钨矿的主要成矿期;相反,晚阶段碱交代脉含有较多的钾长石、白钨矿、磁铁矿,其形成对应退变质阶段,也是白钨矿的主要成矿期。
(4)柿竹园矿区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富CO2三相包裹体、含子晶多相包裹体等,主要寄生在萤石、石英、石榴子石、白钨矿、透辉石、方解石中。
矽卡岩阶段,成矿流体表现为高温、高盐、富CO2的特点,流体来源主要为岩浆水;
退变质阶段,成矿流体温度(350~250℃)、盐度(2~10wt%)迅速降低,大气降水开始参与作用,萤石中出现方解石子晶,白钨矿开始生成;
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趋于稳定,主要表现为低温(250~120℃)、低盐(1~4wt%)。
此外,通过富CO2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测定,推算柿竹园成矿压力范围为主要集中在1800~3200bar,进一步推测成矿深度大约在5.4~11.9km。
综上所述,柿竹园矽卡岩演化过程主要分矽卡岩阶段、退变质阶段、硫化物阶段:矽卡岩阶段与早阶段碱交代脉对应,成矿流体以高温、高盐、富CO2为特点,是黑钨矿的主要成矿期;退变质阶段与晚阶段碱交代脉对应,成矿流体发生迅速转折,即温度、盐度迅速降低,加入大气降水,是白钨矿的主要成矿期;硫化物阶段:金属硫化物沉淀阶段,流体特点趋于稳定,以低温低盐为特点。
|
|
|
|
1 |
李德胜;王志峰;;得尔布干成矿带南段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探讨[J];矿产与地质;2007年03期 |
2 |
宁仁祖;强小虎;;苏州西部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J];江苏地质;1991年04期 |
3 |
陈臻;;铜山岭“层间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J];矿床地质;1986年02期 |
4 |
徐珏,王龙生;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同生沉积构造分析与成矿[J];矿床地质;1994年S1期 |
5 |
毛景文,李红艳,王登红,彭聪;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床形成与地幔柱关系[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8年02期 |
6 |
郝国伟;;盂县潘家会矿区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32期 |
7 |
宋新华;尹秉喜;闫红;颜树强;;航磁资料在卫宁北山寻找多金属矿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10年03期 |
8 |
杜方权;;试论华南钨锡多金属矿床的分带性[J];湖南地质;1986年01期 |
9 |
许金坤,周天苗,夏安宁,赵炎明;浙西南乌岙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与成因[J];矿产与地质;1989年04期 |
10 |
李有禹,陈淑珍;湘西北地区镍钼多金属矿床的成因归属[J];湖南地质;1994年02期 |
11 |
卢武长,杨绍全,张萍;东沟坝多金属矿床硫同位素交换动力学[J];矿物岩石;1997年01期 |
12 |
张乾,战新志,邵树勋;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铜锡铟多金属矿床[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年04期 |
13 |
谭海明;;湖南留书塘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J];矿业快报;2006年05期 |
14 |
刘延勇;卢映新;梁业武;彭卓伦;黄秋荣;马浩明;;仁差火山盆地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15 |
梁国宝;陈海;;桂中凹陷周缘地物化遥综合信息及大型多金属矿床靶区优选因子[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16 |
杨全林;;山西灵丘小彦多金属矿矿床成因及找矿潜力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0年03期 |
17 |
张进高;;福建永安丰门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福建地质;2010年02期 |
18 |
余行祯,李佩兰;辉钼矿位错结构的TEM研究[J];矿物学报;1987年04期 |
19 |
杨占兴;史益学;刘素英;;八家子多金属矿床岩石和矿石稀土元素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J];国土资源;1991年04期 |
20 |
冯建忠;;内蒙黄岗梁—孟恩陶勒盖多金属矿床同位素地质特征[J];国土资源;199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