溅射沉积Cu/Mo纳米多层膜结构与性能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器件、微机械系统(MEMS)及互连材料领域的飞速发展,Cu/Mo纳米多层膜及复合薄膜广受关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及导热性能,而钼则具有高熔点、较大密度、高强度及较低的热膨胀系数等特点,因此Cu与Mo在性能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属理想的互连材料。服役可靠性是材料性能的重要保证,对其延性及力学性能的研究就十分有意义。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Cu/Mo纳米多层膜在微电子、微机械及ULSI等领域将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调制周期分别为60nm、80nm、100nm,调制比分别为0.25、0.5、1、2、2.5、3的Cu/Mo纳米多层膜。采用XRD、AFM、截面HRTEM等技术对薄膜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使用纳米压痕仪、微小力单轴拉伸仪、四探针测试仪等对薄膜的力学及电学性能进行了测试。XRD结果表明,Cu/Mo纳米多层膜具有明显的Cu(111)及Mo(110)择优取向。同一调制比时,随调制周期的增大,出现了Cu(200)及(220)峰,Cu层择优取向程度有所降低,同时Cu(111)峰强有所增加,Cu层晶粒变大,Mo(]10)峰随调制周期的减小向高角度方向存在一定偏移。同一调制周期时,随调制比增加,Cu子层厚度降低,晶粒变小,Cu(111)峰峰强减弱,峰形散宽明显;Mo子层厚度增加,Mo(110)择优取向增强。AFM结果显示Cu/Mo纳米多层膜表面Cu层平整度随调制周期的增加有所提高,随调制比的增加,Cu层厚度降低,晶粒尺寸减小,多层膜平整度有所提高。截面HRTEM观察表明,Cu/Mo纳米多层膜呈良好的层状周期性结构,铜、钼子层之间存在一定厚度的混合层,Cu层与Mo层是以非共格的方式生长。
实验结果表明,相同调制比下,Cu/Mo纳米多层膜硬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及电阻率值总体上均表现出随调制周期的减小而增强的现象。其中多层膜显微硬度的最大值达到了9.926GPa,弹性模量的最大值达到191.709GPa。随调制周期的减小,多层膜中的软相Cu层厚度降低,晶粒尺寸减小,晶界密度增加,塑性变形能力减弱是多层膜强度增强的主要原因。因总厚度一定,随调制周期的减小,多层膜的层间界面数量增加,对多层膜的强度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作用。塑性变形能力的减弱导致了多层膜的临界裂纹萌生应变值随调制周期的减小而减小。[Cu(80nm)/Mo(20nm)]8薄膜的临界裂纹萌生应变值达到1.71%。
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调制周期下,随调制比的增加,多层膜中软相Cu子层厚度减小,Cu晶粒尺寸降低,晶界密度增加,塑性变形能力减弱,电子晶界散射效应增强,导致多层膜显微硬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及电阻率总体上均随调制比增加而变大,同时延性随调制比的增加而有所降低。
|
|
|
|
1 |
徐俊波;池成忠;陈良贤;纪殿友;李成明;吕反修;;非对称双极脉冲反应磁控溅射制备TiN/ZrN多层膜[J];金属热处理;2008年08期 |
2 |
陈德军;代明江;林松盛;李洪武;候惠君;;TiN/AlN纳米多层膜的调制周期及力学性能研究[J];真空;2007年04期 |
3 |
任毅;周家斌;付志强;王成彪;吕建国;于翔;彭志坚;;纳米多层超硬膜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金属热处理;2007年05期 |
4 |
肖晓玲;;纳米多层膜的研究进展[J];材料研究与应用;2007年01期 |
5 |
;FeS/MoS2固体润滑纳米多层膜的成膜机理与摩擦学性能[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22期 |
6 |
安涛;郑伟涛;王丽丽;;CrN/SiN_x纳米多层膜的热稳定性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7 |
;FeS/MoS_2固体润滑纳米多层膜的成膜机理与摩擦学性能[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
8 |
张晓化;刘道新;刘国华;王振亚;唐宾;;Cu/Ni多层膜对Ti811合金微动磨损和微动疲劳抗力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2期 |
9 |
王振军,常香荣,闻立时,田中卓,肖纪美;Fe-N/Ti-N纳米多层膜结构和磁性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995年04期 |
10 |
许俊华,顾明元,李戈扬,金燕苹;Si_3N_4/TiN纳米多层膜的超硬效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1 |
孔明;岳建岭;李戈扬;;陶瓷硬质纳米多层膜研究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10年02期 |
12 |
由臣,赵燕平,孙永昌,王玉红,刘技文;用于制备纳米多层膜的金属掩膜法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3期 |
13 |
许小红,杨治广,武海顺;[CoPt/Ag]_n纳米多层膜的结构和磁性能[J];中国科学E辑;2005年03期 |
14 |
付祺伟;江建军;邓联文;何华辉;;Co_(40)Fe_(40)B_(20)/SiO_2纳米多层膜磁各向异性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06年02期 |
15 |
谭俊;于甜甜;杨红军;徐滨士;郭文才;;电刷镀Cu/Ni多层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16 |
张杨;王维;圣桂金;田夏;;TiO_2/SiO_2纳米多层膜光学特性研究[J];红外;2007年02期 |
17 |
蔡志海;底月兰;张平;;活塞环表面Cr/CrN纳米多层膜的微观结构与摩擦学性能[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
18 |
张英杰;闫宇星;章江洪;;电沉积法制备纳米多层膜技术的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09年08期 |
19 |
孔明;岳建岭;李戈扬;;纳米多层膜中的非晶晶化与超硬效应[J];无机材料学报;2006年06期 |
20 |
张学华;曹猛;杨瑾;刘桐;王明霞;邓湘云;李德军;;调制周期对TaN/VN纳米多层膜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