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发酵过程建模与控制
【摘要】:
发酵工业在国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一工业领域的操作管理和自动化控制成为很重要的课题。但由于发酵过程动态是高度的非线性和时变性、模型不确定性、关键变量如生物质浓度和产物浓度又不可在线测量,使发酵过程控制问题变得十分复杂,应用常规的控制策略得不到满意的控制性能。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其在发酵过程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基于智能控制中的模糊神经控制理论,对这一复杂过程的建模和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第一,回顾了非线性系统辨识和非线性系统控制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它们的应用范围,论述了智能控制理论在非线性系统建模和控制中的作用和应用前景,最后,总结了目前发酵过程建模和控制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将模糊C均值聚类和模糊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结合起来。模糊C均值聚类用于对输入变量空间进行划分,生成初始的模糊规则库。所选用ANFIS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建模方法运用最小二乘估计与BP算法相结合。与普通的模糊神经网络相比,这种模糊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快,建模精度高。
第三,混合模糊神经网络建模。针对目前发酵过程应用的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做了比较,串连型和串并联型混合神经网络训练复杂,许多成熟的训练方法不能采用。并联混合神经网络训练方法简单,但泛化能力不强,因此,本文采用ANFIS的混合模糊神经网络模型,与并联的混合神经网络相比,其泛化能力和建模精度都有了提高。
第四,将智能控制理论中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引入发酵过程控制,为了满足实时控制的要求,引入了补偿模糊算子,从而大大提高了收敛速度。将该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用于发酵过程的控制。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输出响应超调量小、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并且对于参数的时变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
|
|
1 |
齐东明;陈照章;黄永红;;基于ARM9的生物发酵智能控制系统[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10期 |
2 |
齐东明;陈照章;朱湘临;黄永红;;生物发酵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酿造;2009年09期 |
3 |
王贵成;张敏;常静;徐心和;姜长洪;;发酵过程自学习模糊神经元控制器的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06期 |
4 |
宋昕佟;孙玉坤;王博;;基于ARM9的微生物发酵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05期 |
5 |
田兆垒;孙玉坤;黄永红;;基于FPGA的智能微生物发酵系统[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9年09期 |
6 |
陈小祝;齐东明;陈照章;黄永红;;基于ARM-Linux的生物发酵智能控制系统[J];农机化研究;2009年12期 |
7 |
朱湘临;朱忠平;刘叶飞;常震红;;固体发酵过程参数检测与优化控制[J];自动化与仪表;2010年11期 |
8 |
吴小苗,韩祯祥;电力系统自组织模糊神经网络稳定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995年04期 |
9 |
张勇,张彤,张家余,陈晓东,丁世坤;信息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在建模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
10 |
张绍德,王志营,陈正;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的二阶惯性纯滞后系统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1997年02期 |
11 |
王耀南;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神经控制及其应用[J];高技术通讯;1997年03期 |
12 |
赵国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13 |
达飞鹏,宋文忠;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大系统滑模自适应控制[J];控制与决策;1998年06期 |
14 |
鲍其莲,张炎华;模糊神经网络的局部调整快速学习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8期 |
15 |
达飞鹏,宋文忠;用输入输出模型表示的非线性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滑模自适应控制[J];电子学报;2000年07期 |
16 |
高峡,孙作安;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J];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
17 |
隋青美,王正欧;发酵过程混合神经网络模型及其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4期 |
18 |
王秀娟,侍洪波;应用聚类和模糊神经网络方法设计模糊规则库[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9 |
张彦军,刘俊,张文栋;目标识别中的人工神经网络应用[J];微纳电子技术;2003年Z1期 |
20 |
李迎春,申东日,陈义俊;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建模方法[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