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钢超深冲热镀锌板退火工艺研究
【摘要】:IF钢超深冲热镀锌板的力学性能受到组织、再结晶织构的强烈影响,而组织、织构受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所控制。本文以攀钢工业生产典型成分的Ti-IF钢和Ti-Nb-IF钢为研究材料,分析了热轧板的组织和织构特性,结合攀钢1号、2号两种连续热镀锌线的工艺特点,采用Gleeble-1500模拟退火和盐浴退火等试验手段,金相、X射线织构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退火工艺对IF试验钢组织、再结晶织构和性能的影响,目的是为攀钢1号、2号连续热镀锌线生产IF钢超深冲热镀锌板的退火工艺制定提供依据。
热轧板组织、织构分析表明,试验钢具有细小的铁素体晶粒,晶粒度在11.0级左右;热轧态表现为较强的择优取向,在{115}110、{223}110和{332}110附近的取向分布密度较高,且与试验钢化学成分和热轧卷取温度关系不大。
冷轧试样的Gleeble-1500模拟退火试验发现,试验钢的完全再结晶温度都在800℃以下。随着热轧卷取温度的提高,完全再结晶温度降低;随着碳含量的提高,完全再结晶温度提高。碳含量较高时,2号线工艺相对1号线工艺,完全再结晶温度要低一些。
在880℃以下,退火温度对Ti-IF试验钢、碳含量较高的Ti-Nb-IF试验钢铁素体晶粒度影响很小。热轧低温卷取Ti-IF钢和碳含量较高的Ti-Nb-IF试验钢的铁素体晶粒度在11.0级以上,热轧高温卷取Ti-IF钢在10.5级左右。2号线工艺相对1号线工艺,热轧低温卷取Ti-IF钢的晶粒有所粗化(晶粒度降低半级)。碳含量较低的Ti-Nb-IF试验钢在退火温度较高时,晶粒度可达到8.5级左右。
当退火温度提高到920℃时,晶粒明显粗化。试验钢退火后具有较强的{223}110和{114}110织构,且化学成分、热轧卷取温度和退火工艺条件对其影响较小。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111}织构有增强的趋势,特别是当碳含量较低及退火温度较高时,退火温度在920℃时,{111}织构明显增强。2号线工艺条件相对1号线工艺而言,对增强试验钢再结晶有利织构是有益的,其中碳含量较低的Ti-Nb-IF钢具有最强的{111}织构;其次为高温卷取的Ti-IF钢和碳含量较高的Ti-Nb-IF钢,最差的是低温卷取的碳含量较高的Ti-IF钢。840℃退火时,保温时间对组织、织构的影响很小。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G156.2
|
|
|
|
1 |
曲家惠;金浩;王福;刘沿东;;镁对IF钢热镀锌镀层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8年01期 |
2 |
程国平,袁明生;退火张力对连续热镀锌IF钢力学性能的影响[J];钢铁;2001年03期 |
3 |
王景川;热镀锌工艺对超深冲板性能的影响[J];四川冶金;2003年05期 |
4 |
崔德理,王先进,金山同;超低碳钢的历史与发展[J];汽车技术;1994年04期 |
5 |
孙群,张锦刚;鞍钢第三炼钢厂IF钢冶炼技术进展[J];鞍钢技术;2003年03期 |
6 |
吴文凯;汽车用IF钢的发展形势[J];天津冶金;1998年01期 |
7 |
陈惠芬,张庆安,高甲生;IF钢冷轧薄板的再结晶规律[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8 |
杨金岱;适于连续退火的IF钢的生产[J];钢铁研究学报;1993年03期 |
9 |
朱国森,于会香,王万军,王新华;IF钢冷轧板表面缺陷研究[J];钢铁;2004年04期 |
10 |
徐成林,朱伟成,祁少飞,李仕华;用数值分析法分析IF钢特性对CA488发动机油底壳一次拉延成形的影响[J];锻压技术;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