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T对上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临床价值的探讨
【摘要】:[目的]
以红外光谱结石成分分析法作为金标准,分析上尿路不同成分结石在双源CT (dual-source CT, DSCT)中的特点,探讨DSCT对上尿路结石成分分析的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4月间上尿路结石患者153例,术后取得结石69例。共收集体外结石97例。体内结石采用DSCT双能量扫描模式,体外结石置于新鲜猪肾后放入盛满生理盐水的纸盒中进行DSCT双能量扫描,对体内、外结石扫描条件保持一致。在软组织窗分别测量结石在80kV、120kV、140kV下的平均CT值;利用双能量结石分析软件分析结石成分。采用红外光谱法对结石标本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并将结果作为金标准。经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种纯结石在体内、外扫描的平均CT值范围,分析同一结石在不同kV的平均CT值变化及不同成分结石在相同kV下的平均CT值特点;同一成分结石在体内、外的差异;DSCT双能软件分析结石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
[结果]
1.97例体外结石中经红外光谱法分析有83例纯结石,14例为混合结石。83例纯结石包括草酸钙、羟基磷灰石、尿酸、胱氨酸及磷酸镁胺五类。其中草酸钙55例,羟基磷灰石13例,尿酸9例,胱氨酸4例,磷酸镁铵2例。69例体内结石,63例纯结石,6例混合结石。63例纯结石包括44例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9例,尿酸7例,胱氨酸3例。因磷酸镁铵例数太少,未参与统计学分析。
2.不同成分结石在体内、外的平均CT值差异比较: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胱氨酸、尿酸结石在体内、外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体外结石分析:不同成分结石在不同kV下的平均CT值:同一结石的平均CT值随kV值的增加而逐渐减低。相同的扫描条件下,CT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草酸钙、羟基磷灰石、胱氨酸结石、尿酸结石。80kV:草酸钙、羟基磷灰石、胱氨酸结石、尿酸结石平均CT值分别为1986.46±121.59HU、1545.36±242.00HU、750.00±112.48HU、509.67±179.47HU。120kV:497.08±214.86HU,1162.20±195.53HU,715.00±140.89HU,98.67±136.19HU。140kV:1326.00±78.32HU、1060.67±149.79HU、590.00±165.89HU、360.33±94.93HU。
不同成分结石在不同kV下的CT值范围比较:在80kV下草酸钙、羟基磷灰石与尿酸、胱氨峻CT值范围不重叠;尿酸与胱氨酸有重叠。在120kV下草酸钙、羟基磷灰石CT范围有部分重叠,但与尿酸和胱氨酸无重叠;尿酸与胱氨酸有重叠。在140kV下草酸钙、羟基磷灰石CT范围有部分重叠,但与尿酸和胱氨酸无重叠;尿酸与胱氨酸有重叠,重叠范围较120kV小
不同成分结石在不同kV下的平均CT值比较:不同成分结石分别在80kV、120kV、140kV下的平均CT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组内两两比较,不同种类结石的平均CT值均有差异。80kV、120kV、140kV下的平均CT值均是草酸钙羟基磷灰石胱氨酸尿酸。同一成分结石在不同kV的平均CT值比较: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在80kV、120kV、140kV的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各组CT值均有差异,80kV120kV140kV。而尿酸结石、胱氨酸结石在80kV、120kV、140kV的平均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4.比较纯尿酸结石与非尿酸结石的平均CT值:9例纯尿酸结石和其余74例非尿酸结石的平均CT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在80kV、120kV、140kV条件下,t值分别为-7.838、-7.059、-8.69,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在80kV、120kV、140kV下以500HU为标准诊断纯尿酸结石的敏感性分别为56%、89%、100%;特异性均为88%。
5.双能量扫描对结石成分的分析:不同成分结石在双能量扫描(80kV与140kV)CT值的差值及DEI值比较:不同种类结石在双能量扫描(80kV与140kV)CT值的差值及DEI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差值进一步两两比较得出,尿酸(175.88HU)与胱氨酸(159.50HU)无差异,与草酸钙(660.46HU)、羟基磷灰石(463.81HU)均有差异。DEI进一步两两比较得出,较草酸钙(0.1241)与羟基磷灰石(0.1019)两者之间无差异,尿酸(0.0591)与胱氨酸(0.0489)两者之间无差异,但与草酸钙与羟基磷灰石有差异。尿酸、胱氨酸明显小于草酸钙、羟基磷灰石。
双能量结石分析结果:所有结石均被在双能量分析软件中被标记。标准对照红外光谱法分析草酸钙55例、羟基磷灰石13例、尿酸9例、胱氨酸4例、磷酸铵镁2例。经双能量结石分析软件分析得出:草酸钙59例、羟基磷灰石11例、尿酸9例、胱氨酸4例、磷酸铵镁0例。两种方法对结石成分分析的结果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AUC=0.82说明DE分析结石成分与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DE分析尿酸、胱氨酸敏感性为100%。DE分析草酸钙、羟基磷灰石、尿酸、胱氨酸的敏感性分别为100%、84.6%、100%、100%;特异性分别为85.7%、100%、100%、100%;准确性分别为95.18%、97.59%、100%、100%。
6.体内结石常规扫描与双能量扫描两组辐射剂量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26、—3.032、—3.032,P值均0.05,)双能量扫描CTDIvol、 DLP、ED均高于常规平扫。一次双能量扫描较常规扫描高约1.7mSv。
[结论]
1、本研究组不同成分结石其发病年龄无差异,结石的总体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
2、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尿酸、胱氨酸四种纯结石在80kV、120kV及140kV下不论是体内或体外扫描,平均CT值均无差异。所以,CT可作为临床分析体内上尿路结石成分较为准确的方法。
3、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尿酸、胱氨酸四种纯结石平均CT值随kV值的增加而逐渐减低。用80kV扫描较120kV、140kV更有可能区分草酸钙、羟基磷灰石;140kV扫描尿酸、胱氨酸结石CT重叠范围较80、120kV小。
4、在80kV、120kV及140kV下均可将尿酸结石与其他三种结石相鉴别,不同kV下平均CT值对纯尿酸结石的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84%、88%、89%。以CT值500HU作为标准诊断尿酸结石,不同电压下诊断纯尿酸结石的敏感性分别为56%、89%、100%;特异性均为88%。
5、DSCT对结石的显示及成分分析在体内、外结果相吻合。DSCT双能量结石分析软件不仅可用伪彩直观区别尿酸与非尿酸结石,还可区分非尿酸结石中的草酸钙、羟基磷灰石、胱氨酸结石。对草酸钙、羟基磷灰石分析准确性达95.18%、97.59%;对尿酸、胱氨酸结石分析准确性达100%。辐射剂量仅稍高于常规平扫。
6、通过测量结石的CT值可区分尿酸结石成分,对非尿酸结石有限制。结合CT值测量及双能量结石分析软件可明显提高准确性。
|
|
|
|
1 |
扈昕虹,邓宏,刘建平,高占军,王强,王冰峰,孙淑清,王凤华;肾移植术后合并尿酸结石三例[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8年01期 |
2 |
钟锦卫;30例尿酸结石的非手术治疗[J];包头医学;2000年04期 |
3 |
李幼阳,郑洪柱,符庆吉,吕航,孙晓玲;痛风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0年02期 |
4 |
崔苏萍;朱遵伟;习海波;王武;孙庭;;尿酸结石的诊断及治疗(附16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06年07期 |
5 |
张怀中;;肾结石种种[J];中国保健;1994年07期 |
6 |
刘建华,王晓路,张凤翔,石涤尘;综合非手术疗法治疗尿酸结石[J];中国综合临床;1995年04期 |
7 |
钟小文;李国锋;郭玉红;;枸橼酸钾颗粒剂治疗尿酸结石12例报告[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8年04期 |
8 |
苏劲,柳建军,曹军;尿酸结石并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溶石治疗[J];宁夏医学杂志;2004年08期 |
9 |
周水根,孙西钊,叶章群;尿酸结石的成因与诊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
10 |
李萍,王伟刚;尿酸肾结石[J];中国社区医师;2002年07期 |
11 |
黄东平;李伟东;黄树声;何勇;王仁顺;;泌尿系尿酸结石的现代观[J];医学临床研究;2006年03期 |
12 |
杨升辉;李诗东;;痛风与肾结石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05期 |
13 |
刘为民;;尿酸结石引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报导[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
14 |
武贵生,王竹林;枸橼酸钾治疗尿酸结石11例[J];菏泽医专学报;2000年01期 |
15 |
刘春;;尿路结石的防治[J];人人健康;2002年05期 |
16 |
田春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合碳酸氢钠溶石治疗尿酸结石(附20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7年06期 |
17 |
李荫田;叶成通;钱宗呜;范治璐;刘辉;王琦;;关于尿酸结石治疗的几个问题[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18 |
王光;李炯明;刘建和;陈戬;张劲松;姜永明;贾万健;闫永吉;张海燕;郭海翔;;螺旋CT扫描预测体内尿酸结石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
19 |
史筏虹,刘安栋;多囊肾伴尿酸结石1例家系调查[J];人民军医;1996年09期 |
20 |
贾金铭,方敏;335块尿路结石标本的成分分析及临床讨论[J];北京医学;198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