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
【摘要】:
2007年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体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对发展中国家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失业增加,经济迈入下行通道,国际贸易受到极大的不利影响。中国面对这场金融危机,其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得到了考验。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了中国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开始的部分先概述了金融危机前全球范围内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总结出发达国家是依靠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撑其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则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增长。而后梳理了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了在最直接的金融市场、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外商投资等方面。
文章中间部分着重论述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深入探讨了中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并由此暴露出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外国投资和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是不能够持续的。中国以往依靠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显示出了其自身的脆弱性。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迫在眉睫。
结尾部分,文章认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包括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转而刺激内需,增加消费,由此带动的经济增长才是真实的并能够持续的;另外,增加科研投入的力量,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加中国企业核心技术水平,通过提高自身科技水平来转变中国曾经的“世界工厂”的不利局面,从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