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摘要】:钙作为人体组成的重要元素之一,参与了骨骼构成和维持生物形态。并且它的离子状态在调节神经活动,凝固血液,肌肉和血管的收缩与舒张,传递各种生物信号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在生物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科学家Tsien等人,依据EGTA的结构,合成了一种具有BAPTA螯合母体的钙荧光指示剂,并且广泛应用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测定。这就是第一代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指示剂已发展到第三代了,大都是以BAPTA结构为母体。这类指示剂对钙离子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还可以通过一些科学仪器,能够准确、及时的了解到钙离子浓度在细胞内的分布和时空变化。因此,钙离子荧光指示剂一直以来备受科学家的青睐,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中,而指示剂的设计、合成也是有机化学中的热点问题。现在广泛使用的钙离子指示剂主要有两种:一是以fluo-3为代表的属于可见光激发的荧光素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二是以indo-1为代表的属于紫外光激发的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其中indo-1可以采用双波长比率法测定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具有高选择性、高荧光量子效率等优点,但是由于属于紫外光激发的指示剂,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为了改变吲哚类钙离子指示剂的激发波长,使激发波长红移尽可能的靠近可见光区,我们通过对螯合母体BAPTA结构和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的螯合基团和荧光发色基团之间引入碳碳双键的解决方法。本文依据新型吲哚类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的设计与合成展开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分析目前常用荧光指示剂的母体BAPTA结构,设计,合成了两种新的具有BAPTA结构的母体,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2.设计合成了两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吲哚类细胞钙离子荧光指示剂甲酯形式,并对其甲酯形式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且,对合成方法进行了探讨,优化了反应条件。
3.研究了这一种新型吲哚类钙离子指示剂的光谱性质,并且与现有吲哚类指示剂相比较,发现其激发波长红移。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914
|
|
|
|
1 |
余自强,张明水,周家骅,武谷,蔡晓燕,贺学姣,丁帮胜,舒兆龙;新型钙荧光指示剂Indo-1测定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研究[J];白血病;1999年03期 |
2 |
郭保章;维蒂希反应和G.Wittig[J];大学化学;1995年01期 |
3 |
王水云,晏芳,彭贺新,郑昌东,柏承文;荧光定量法测量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4 |
白海鑫;杨成;杨秀荣;;牛血清白蛋白与Indo-1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法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2期 |
5 |
屠惠萍,王隽,杨利苹,张熊德,朱培闳;钙敏荧光试剂Fluo-2的合成[J];合成化学;1995年04期 |
6 |
杨利苹,屠惠萍,傅红燕,张熊德,朱培宏;控制细胞内游离[Ca~(2+)]的螯合剂BAPTA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7 |
邓必阳;陈震华;尹权;;新型荧光钙试剂fura-3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J];化学试剂;1992年01期 |
8 |
温和瑞;王金晞;陈荣三;;细胞内Ca~(2+)测定的新进展[J];化学通报;1993年03期 |
9 |
邹肇娥;王化远;唐元清;;荧光探针的应用[J];华西药学杂志;1991年04期 |
10 |
张小玲,阎宏涛;新型Ca~(2+)探针用于5-HT诱导细胞钙动员的机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2002年03期 |
|
|
|
|
|
1 |
雷国华,鲍永耀,周俊岭,朴英杰,吴建春;荧光定量测量方法在共聚焦显微镜上的应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2 |
王占玲;李建中;章竹君;;钢铁中微量铝的荧光测定[J];分析化学;1991年03期 |
3 |
黄荣清,颜贤忠,骆传环,杜泽涵;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胞内pH的~(31)P核磁共振研究[J];分析化学;2003年02期 |
4 |
杨琍苹;张熊德;游福有;屠惠萍;沈茂星;朱培闳;;荧光钙敏试剂Indo-1AM的合成[J];合成化学;1993年04期 |
5 |
杨莉苹,谢荣源,王隽,张熊德,沈茂星,朱培闳;用于细胞内自由[Ca~(2+)]测定的新萤光试剂Fura-2AM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6 |
张春阳,李艳平,马辉,李素文,薛绍白,陈瓞延;双光子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同时多参数观察三尖杉酯碱诱导的HL-60细胞凋亡[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1年03期 |
7 |
杨曼曼,杨频,张立伟;荧光法研究咖啡酸类药物与白蛋白的作用[J];科学通报;1994年01期 |
8 |
田建广,杜泽涵;~(19)F NMR在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测定中的应用[J];波谱学杂志;1998年02期 |
9 |
陈松海,韩启德;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调节机制[J];生理科学进展;1993年01期 |
10 |
黄荣清,舒融,颜贤忠,骆传环,杜泽涵;白血病细胞内磷酸单酯的~(31)P核磁共振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