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语言在装置艺术创作中的转换方法和价值
【摘要】:在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的艺术门类诞生了,装置艺术作为一门当代艺术,其最为特殊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就是观众的参与和介入。装置艺术是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任何方法来创作,诗歌散文、音乐戏剧、雕塑绘画、电视电影、录音摄像等等,科技爆炸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也让装置艺术有了更肥沃的土壤和更广阔发展空间。装置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呈现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材料的限制,材料既是装置艺术的载体同时也是其艺术性的实现方式。在装置艺术的表现中,材料是支撑者,组织者,并有着使其个性更鲜明内涵更深刻丰富的作用。不同于艺术家用材料说话和表达思想的传统艺术,材料在装置艺术中主动把握着话语权,转化成为作品中承载艺术思想,传递精神内涵的主角。艺术家通过熟悉和掌握材料的自身语言、认知语言、符码语言,逆向语言以及材料语言的转化方法,既而进行艺术创作,将材料组合成为艺术家试图给观者展现的艺术环境语言。材料在装置艺术创作中逐渐产生了新的功能语义,从外部到内部,从表层的认识到深入的内涵表达,并且仍在不断进行着探究,致力于为艺术品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传达艺术家的思想内涵上更精准和贴切。材料语言对装置艺术语言传达的扩展,边界的拓宽,在社会语境中高度的升华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不但在形式上使造型样式更加丰富,而且使装置艺术在当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促进了装置艺术更广阔的前景。所以,对装置艺术中材料语言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新的艺术观念的形成以及转变发展离不开材料的推动,处于现代生活中的材料凭借其自身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模糊了传统与当代的界限,给装置艺术创作带来了无尽的空间。从那时起,材料传统的象征意义逐步向着观念表达和视觉体验靠拢。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时代和现代生活对艺术感悟更高涨的需求,材料语言价值的探寻发掘成为了艺术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