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六氟磷酸盐作为银镀层电接触润滑剂的润滑性与腐蚀性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电接触润滑剂,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具有优异的润滑性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有别于传统电子油。实现优异润滑性与低腐蚀性的统一,是当前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作为电接触润滑剂的首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论文以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LP108)为研究对象,并以水解稳定性高的1-羟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HEMIM]NTf2)为对照组,考察并比较了厚膜工艺(厚度大于50?m的液滴)与薄膜工艺(蒸发溶剂法)下LP108作为多弧离子镀Ag-Cu/Ti镀层电接触润滑剂的润滑性与腐蚀性;着重探讨了蒸发溶剂法工艺下Ag-Cu/Ti镀层表面形貌(雾滴)对离子液体表面分布和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润滑机理以及低腐蚀性的原因。此外,论文还探讨了不同工艺(多弧离子镀、化学镀、电镀)制备的银镀层与LP108的摩擦学配伍性。本论文得到以下的主要结果和结论:1.在多弧离子镀Ag-Cu/Ti镀层表面上,厚膜工艺与薄膜工艺(蒸发溶剂法)实施的LP108具有不同的微结构、相当的润滑性和差别显著的腐蚀性。2.薄膜工艺(蒸发溶剂法)实施的LP108实现了优异润滑性与低腐蚀性的统一,且施工方便、施工工件面积大、经济性高。3.薄膜工艺(蒸发溶剂法)实施的LP108和[HEMIM]NTf2相比,LP108的润滑性远优于[HEMIM]NTf2,两者对Ag-Cu/Ti镀层的腐蚀性均较低。4.薄膜工艺(蒸发溶剂法)实施的LP108的优异润滑性源于其独特的微结构,以及摩擦过程中的摩擦物理与摩擦化学效应。5.LP108与[HEMIM]NTf2在采用不同工艺(多弧离子镀、电镀和化学镀)制备的银镀层表面有差别显著的组成、表面形貌、润湿性,亦有差别显著的润滑效果。
|
|
|
|
1 |
王章忠;材料及表面状态对弱电接点性能的影响[J];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
2 |
刘立余;影响贵金属电接触性能的几个问题[J];机电元件;1989年04期 |
3 |
张正周;郭薪;黎斌;;滑动电接触设计现状与发展动态[J];高压电器;2012年05期 |
4 |
邓端芳;;By—2电接触润滑剂鉴定会议召开[J];航空工艺技术;1979年06期 |
5 |
祝明德;润滑剂特性对涂覆表面的微观形貌及电接触性能的影响[J];机电元件;1992年01期 |
6 |
郭凤仪;张晓晓;;弓网系统中滑动电接触受流效率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年10期 |
7 |
陈乐生;申乾宏;贺庆;乔秀清;吴兴合;穆成法;张玲洁;樊先平;杨辉;;从“第26届国际电接触会议暨第4届电工产品可靠性与电接触国际会议”看环保型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动态[J];电工材料;2012年03期 |
8 |
顾卫临;尴尬的中国电接触学[J];瞭望新闻周刊;2001年45期 |
9 |
陈存富,张志华,吴信金,吴庆云,孔祥红,李岩,时英,石强,王永武,付冬梅;严重多部位电接触损伤的救治措施[J];前卫医药杂志;1999年06期 |
10 |
杜立环;双层双叉卡接簧的设计技术[J];机电元件;1996年Z1期 |
11 |
周武平;第17届国际电接触会议在日本名古屋召开[J];高压电器;1994年05期 |
12 |
李坚石,陈天健;微动开关电接触热过程模型及其计算机模拟[J];机电元件;1995年04期 |
13 |
徐慎礼;一九九二年第十六届国际电接触年会征文报导[J];机电元件;1991年01期 |
14 |
唐亮;第十六届国际电接触会议[J];机电元件;1992年03期 |
15 |
王冶;玄玉婕;杨芳;谢利白;居热提;■国祚;;电接触伤十例分析[J];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
16 |
梁秉钧
,钟蔼瑞;电接触及电弧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在桂林召开[J];电工技术杂志;1986年08期 |
17 |
严京;第14届电接触现象国际会议[J];航空学报;1987年10期 |
18 |
程礼椿,谢家治;第八届国际电接触会议[J];高压电器;1979年02期 |
19 |
吴传钊;电接触会议简况[J];机电元件;1981年01期 |
20 |
程礼椿;电接触的基础研究述评[J];高压电器;198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