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中国民航运价体系
【摘要】:
中国民航在最近十多年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到1998年,中国民航结束了连续15年的赢利史,全行业巨额亏损43亿的无情现实震惊了全国。这和现行民航运价体系的管理、运作直接相关。20多年来,中国民航历次票价变动都是由政府调控,而不是根据市场调节。民航运价的改革一直处于非理怕、不科学和被动的状态中。因而,民航运价改革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如何正确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中国民航价格体系,正是中国民航产业打破龚断,真正在市场中赢得竞争力的关键。民航运价改革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价格改革,它牵涉到民航全行业方方面面的配套改革。它既是中国民航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如果它能获得成功,那就意味着中国民航企业拥有了市场竞争的基础,推进中国民航市场化、产业化、全球化的进程;拥有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有能力迎接国际航空业的巨大挑战。这正是本文进行研究、探讨的背景和原因。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现行民航运价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行政怕龚断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主要障碍,造成了现行民航运价体系与市场经济的脱离状态。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如何正确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民航运价体系。探讨了中国民航运价体系改革的根木途径、最终目标、定价基础以及与之相关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指出,中国民航运价体系的改革,就是要在有效竞争基础上建立的多级票价体系。第三部分分析了“一种运价,多种折扣”这种新型票价休系的特点和优点。指出新型的民航运价以市场为基准,以价格杠杆为主要调节手法,提供航空公司和市场乘客之间的供求信息。它不仅仅是一种运价的变动,而且也是中国民航乃至国家垄断行业改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