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三塘湖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
【摘要】:新疆北部三塘湖盆地是发育在前二叠系褶皱基底之上的以中新生代沉积为主体的复合改造型盆地。盆地经历了海西、燕山、喜山等多期不同构造背景的演化和以挤压作用为主的构造改造过程。本文在对储集层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该盆地中二叠统裂缝型储层和中上侏罗统砂岩储层这两个含油气层段内的包裹体进行研究。通过120片常规薄片详细的镜下观察和和50余个砂岩样品385个点的包裹体均一温度的测定,获得了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均一温度、盐度和压力等数据,并在油气运移方向、流体来源以及油气成藏等方面取得如下认识:
1、经历多期构造改造的三塘湖盆地,包裹体岩相学特征较为复杂:初步认为条湖凹陷的热演化程度较马朗凹陷的高,二叠系条湖组中的包裹体热演化程度与其他层段相比较高。盆地中西部的条湖凹陷主要为液态烃包裹体和具有较大气泡的气态烃包裹体,有机比含量高;盆地中东部的马朗凹陷主要为液态烃包裹体,少量气态烃包裹体;两凹陷包裹体的大小和形态上均具有从凹陷的中部向南北两侧变小和变规则的规律。侏罗系主要以液态烃、含液态烃和气液两相烃类包裹体组合为主;二叠系则主要以液态烃类包裹体为主,少量气态烃包裹体组合;侏罗系包裹体丰度相对于二叠系较高;二叠系条湖组包裹体的有机比含量较侏罗系西山窑组的高。
2、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大,从60℃到240℃均有发现,可区分出两个均一温度高峰区,其峰值位于110—150℃和190—210℃。条湖凹陷和马朗凹陷包裹体均一温度差异不明显。从时代上看,二叠系卡拉岗组和三叠系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窄,主峰温度介于110—140℃之间;二叠系条湖组和侏罗系西山窑组中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范围相对较宽,低温峰值分别为120—160℃和110—150℃,高温峰值均介于170—210℃之间。
3、石英颗粒内的次生包裹体分布与非继承性微裂隙显示很大的相关性,可分为网状愈合裂缝和单裂缝。单裂缝中的包裹体个体相对较大,多为盐水包裹体和深灰色液态烃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主要在100—125℃之间,烃类包裹体荧光为弱褐色—黄色,油气成熟度低—中等;该期包裹体可能与中侏罗统烃源岩低成熟油气生成有关,可能于白垩纪形成。网状愈合裂缝中分布的包裹体多为盐水包裹体、同期浅灰色两相烃类包裹体和少量气态烃包裹体,其均一温度集中在130—160℃之间;烃类包裹体荧光颜色多为浅黄色,显示中等成熟度;推测次期包裹体的形成可能与二叠系含烃流体和深部热液作用有关,可能于侏罗纪末形成。
条湖凹陷内网状愈合裂缝分布相对较多,反映条湖凹陷热演化程度相对较强;二叠系条湖组则以网状微裂缝数量占优势,分析认为条湖组的热演化程度在三塘湖
|
|
|
|
1 |
李华明;陈红汉;赵艳军;;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油气藏油气充注幕次及成藏年龄确定[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2 |
郝建荣;柳益群;曹青;邢秀娟;;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流体包裹体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4期 |
3 |
万永平;李园园;梁晓;;基于流体包裹体的储层微裂缝研究——以陕北斜坡上古生界为例[J];地质与勘探;2010年04期 |
4 |
谢玉玲;侯增谦;徐九华;杨志明;徐文艺;何建平;;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床多期流体演化与成矿的流体包裹体证据[J];岩石学报;2005年05期 |
5 |
贾璐;谢玉玲;郭振华;陈伟;李应栩;;东不拉格斑岩钼矿床成矿流体初步研究[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
6 |
吕军;莫宣学;赵志丹;韩振哲;;黑龙江省黑河市北大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现代地质;2009年03期 |
7 |
代军治;王可勇;毛景文;杨言辰;;辽宁高家堡子银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地质学报;2006年07期 |
8 |
申文;吕新彪;;流体包裹体在准噶尔盆地中部Ⅰ区块侏罗系储层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J];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03期 |
9 |
陈莉;毛景文;叶会寿;;小秦岭大湖金矿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年02期 |
10 |
朱翠山,郭稚弧,包建平,马安来,黄光辉,李贤庆,钟宁宁;三塘湖盆地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11 |
颜亮亮;胡凯;曹剑;刘云田;汪立群;杨少勇;彭晓群;陈琰;;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地区侏罗系—古近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运移[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12 |
曹锐;李德威;易顺华;曹圣华;李芳;;黄陵背斜中南部月亮包金矿床流体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探讨[J];黄金;2009年02期 |
13 |
刘云飞;侯增谦;杨志明;谢玉玲;李应栩;杜等虎;;西藏弄如日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J];岩石学报;2011年07期 |
14 |
王昌桂,杨飚;三塘湖盆地油气勘探前景[J];新疆石油地质;2002年02期 |
15 |
刘俊田;朱有信;李在光;闫立纲;覃新平;刘媛萍;;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特征及主控因素[J];岩性油气藏;2009年03期 |
16 |
邓津辉;黄晓波;李慧勇;剧永涛;;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流体包裹体与油气运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9年04期 |
17 |
王晓勇;贾伟光;王献忠;赵炳新;周殿宇;申名国;;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虎拉林金矿床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J];地质与资源;2010年02期 |
18 |
卢焕章;全美第二届流体包裹体会议简介[J];地质地球化学;1989年02期 |
19 |
王志勇,卫延召,赵长毅;三塘湖盆地低熟油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沉积学报;2001年04期 |
20 |
谢志清,闫小雄,周立发;三塘湖盆地下白垩统剥蚀量恢复及其对油气生成的影响[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