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深层培养及其多糖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采用数理统计法对冬虫夏草菌丝液体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得出:葡萄糖和玉米粉是适宜的复合碳源;酵母粉和黄豆粉是适宜的复合氮源。正交设计试验了培养基的成分及其较优浓度,再以中心组合试验对培养基成分进一步优化组合,并以回归方程对试验结果拟合。得出最佳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23,玉米粉1.5,黄豆粉2.0,酵母粉0.57,麦芽汁1.0,其碳氮比在4.8:1。
探索了培养时间、初始pH值、乙醇浓度、二次补糖和接种量等因素对冬虫夏草菌丝生长和产糖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培养时间为6d、初始pH为5.5、乙醇浓度为1.0%、二次补糖为复合碳源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3:4:2)1.2g/100ml、接种量为5%,发酵液胞外多糖产量和菌丝干重最高分别可达5949.6mg/L和17.35g/L。
采取在冬虫夏草基础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中草药提取液,以冬虫夏草的菌丝生长量和多糖产量为指标,筛选出对冬虫夏草菌丝生长和多糖产量有促进作用的中草药及合适的剂量,为利用冬虫夏草深层发酵活性多糖提供了优良配方;同时也对冬虫夏草中药加富培养的特性加以研究,确定了发酵型冬虫夏草保健饮品的最佳工艺条件和生产参数。试验了冬虫夏草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结果得出:冬虫夏草发酵液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利用DEAE-32纤维素柱层析对冬虫夏草菌丝体粗多糖和发酵液胞外粗多糖用蒸馏水和0.1M、0.3M、0.5M NaCL溶液进行洗脱,结果得出:冬虫夏草的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具有分子量相似的中性多糖峰,并且它们的含量较为接近;二者的酸性多糖组分也具有相似的规律;该洗脱曲线峰型特征为冬虫夏草多糖提供了质量指标。
分级醇沉试验表明,各醇沉浓度对应的得率都随醇浓度的升高而呈增加趋势;多糖含量变化起伏较大,醇浓度为30%和70%时所得多糖含量较高,虫草胞内和胞外多糖分子量分布都很不均匀;分步醇沉测定了各部分多糖所占的比例。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S56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