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青海西宁盆地早中新世磁性地层学研究

武力超  
【摘要】:青海西宁盆地地处我国东部湿润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区及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地带,内部发育良好的早中新世地层,其中含著名的谢家地方哺乳动物群,动物群所在剖面是我国谢家阶的层型剖面。通过对谢家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较精确地确定谢家地方哺乳动物群年龄及其所在谢家阶的地层年代对我国北方尤其西部哺乳动物演化进程和新近系建阶,以及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谢家剖面古地磁测量结果显示,谢家剖面记录了18个正极性段与17个负极性段,可以与标准极性柱C5ACn—C6Cn.1n之间的极性很好的对比。运用内插法得出剖面顶部的磁性地层年龄约为14.05Ma;底界年龄约为23.41Ma;整个剖面的年龄跨度约9.31Ma。 著名的谢家哺乳动物群年龄大约为18Ma左右,为早中新世中晚期,相当于MN4最早期。 测得谢家剖面中谢家组的年龄为15.68—22.93Ma,时代为中中新世晚期至早中新世晚期。因此原先认为是早中新世的谢家组上部地层实为中中新世的沉积,马哈拉沟组顶部地层为早中新世沉积。 西宁盆地、兰州盆地、临夏盆地的磁性地层、生物地层、岩石地层的对比表明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周缘盆地在青藏高原的第二次隆升时被迫的进行了相应的应力调整和变形,并在刚成形的亚洲季风共同作用下,导致自身古环境发生重大变迁。同时鉴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各盆地新生代地层具有较强的区域对比性,建议在以后的中国新生代地层区划中分划出青藏高原东北地层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毕顺东;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早中新世的Metexallerix一新种[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9年02期
2 J.P.Hibbard;金纯;;西南日本边缘早中新世演化的另一种板块模式[J];海洋石油;1990年05期
3 陈芳,黄永样;东太平洋海盆早中新世钙质超微化石及其地质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年04期
4 胡仲衡;王开发;;南黄海及其周边地区渐新世晚期、中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海洋科学进展;1985年01期
5 王伴月,阎志强,陆彦俊,陈国新;宁夏海原两个第三纪中期哺乳动物群的发现[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4年04期
6 吴庐山,邱燕,解习农,刘晓峰,江涛;南海西南部曾母盆地早中新世以来沉降史分析[J];中国地质;2005年03期
7 邱铸鼎;李传夔;王士阶;;青海西宁盆地中新世哺乳动物[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1年02期
8 何炎,胡平忠;南海东沙隆起早中新世生物礁中的大有孔虫[J];古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9 曾永年,马海洲,李玲琴,李珍,沙占江,曹广超;1.2Ma B.P.以来西宁盆地沙漠化问题初探[J];中国沙漠;1997年03期
10 刘连新;西宁盆地石膏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J];中国建材;1995年06期
11 聂树人,魏锦萍;西宁盆地泥质型钙芒硝资源的开发利用[J];青海国土经略;1997年02期
12 武力超;岳乐平;王建其;F.Heller;邓涛;;新近系谢家阶层型剖面古地磁年代学研究[J];地层学杂志;2006年01期
13 宋粤华;末次间冰期以来西宁盆地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变化研究[J];盐湖研究;2004年02期
14 马元海,吴建生;西宁盆地南部第三系含坡缕石粘土的地球化学特征[J];青海国土经略;1994年02期
15 茅绍智,黄奇瑜,雷作淇;早中新世沟鞭藻植物地理区系[J];现代地质;2000年03期
16 郑亚惠,张树维;安徽天长T_(103)孔早中新世孢粉组合[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6年02期
17 王伴月,王培玉;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尔图地区早中新世哺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1990年08期
18 ;EARLY MIOCENE MAMMALIAN FOSSILS OF XINING BASIN,QINGHAI[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0年03期
19 邱占祥;谢骏义;阎德发;;甘肃东乡几种早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0年01期
20 程日辉,易海永;匈牙利北部早中新世盆地演化:构造与海平面变化[J];世界地质;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捷;吴文裕;孟津;;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哺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吴文裕;陈冠芳;;山东山旺的脊椎动物化石和中国中新世哺乳动物的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山旺现场会议暨第二届第八次扩大理事会论文集[C];1978年
3 郭正堂;郝青振;彭淑贞;乔彦松;刘进峰;张仲实;袁宝印;刘东生;;风尘堆积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新生代环境大尺度演化历史[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胡存礼;;苏北-南黄海盆地西部边缘泗洪地区早中新世峰山组孢粉组合[A];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六辑)[C];1986年
5 王崇友;曹寅;奚可棠;;珠江口W孔中新世钙质超微化石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4)[C];1987年
6 刘志飞;王成善;李亚林;伊海生;金玮;赵西西;;青藏高原沱沱河盆地渐新—中新世演化及其构造隆升意义[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尚继宏;李军;李家彪;;南海东北部陆坡区域BSR地震反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宗秀;李涛;柳永清;;新生代博格达山链隆升的裂变径迹证据(摘要)[A];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文集[C];2005年
9 吴进民;;南海地质构造演化的若干问题[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10 王大宁;孙秀玉;赵英娘;;青海、新疆部分地区晚白垩世—第三纪孢粉植物群[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文集(15)[C];198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季花;东太平洋沉积物稀土元素和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2 王绪祯;东亚鲤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武力超;青海西宁盆地早中新世磁性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严焕德;西宁盆地末次冰期晚冰阶古气候变化的黄土记录[D];西南大学;2007年
3 张炯;张裂大陆边缘盆地地史及热史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张艳;西太平洋富钴结壳超微化石地层学研究及其生长年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付彦辉;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水道沉积体系及其油气意义[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秦晓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中新世/渐新世沟鞭藻生物地层及古环境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周恳恳;可可西里盆地古—新近纪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与古环境变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田媛媛;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中新统丘形反射的成因探讨[D];西北大学;2012年
9 郭建明;南天山活动构造与遥感图像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