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布特模型在西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应用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2004年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之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却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西北这样一个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其公共产品供给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西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本文从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偏好入手,基于蒂布特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文章对于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产品的概念界定和公共产品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将其拓展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对农村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概述。基于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本研究中农村公共产品的概念加以界定。接着对于蒂布特模型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
其次,对于西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除了税费改革为乡(镇)级财政运转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大大降低了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能力之外,还存在着几个更重要的问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缺乏顺畅有效的供求交流与沟通;缺乏有效的供给决策机制;供给效率低下。
之后,本文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对西北地区农村——以陕西省为例的公共产品需求和供给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看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民的需求是否相一致。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后,根据西北地区比较特殊的情况对于蒂布特模型的限定假设进行了简单修正,最后将修正后的“中国西北——蒂布特模型”应用到西北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