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内窥镜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摘要】:虚拟内窥镜(Virtual Endoscopy,VE)是融合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以医学影像作为原始数据来模拟传统光学内窥镜的一种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它克服了传统光学内窥镜需把内窥镜体插入人体内的缺点,是一种非侵入型、完全无接触式的检查方法。虚拟内窥镜的研究旨在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还可应用于手术规划和医务人员的培训。
论文对虚拟内窥镜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
1.研究了国内外关于虚拟内窥镜的实现技术,介绍了虚拟内窥镜的优点和特征,给出了虚拟内窥镜系统的技术构成,总结了虚拟内窥镜系统开发中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路径规划以及三维重建可视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
2.在图像预处理阶段,采用图像校正、滤波、增强和插值等技术对CT和MRI断层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变换的断层图像轮廓插值算法,较好的消除了“台阶”现象,使插值后目标轮廓保持光滑。
3.在图像分割方面,分析了当前图像分割算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化Mumford-Shah模型的水平集图像分割算法,依靠具有图像全局性质的能量函数使演化曲线最终停留在目标的边界,对边界不连续或含有噪声的图像分割效果良好,对模糊图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4.在路径规划方面,总结了中心路径的定义和特性,研究了目前主要的中心路径提取技术并进行了对比,实现了一种基于距离变换的中心路径提取算法,通过对三维数据场中离散体元进行距离编码完成中心路径的提取。另外,在研究中提出了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虚拟内窥镜中心路径提取算法,利用元胞的演进进行中心路径搜索。
5.在三维重建和可视化技术方面,介绍了三维规则数据场中面绘制和体绘制代表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体绘制算法,研究并实现了利用关键帧来生成动画和平滑动画的技术。在虚拟内窥镜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6.在虚拟人脑内窥镜系统中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技术构成,对以后研究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方面做了展望。
|
|
|
|
1 |
高向军;田联房;王立非;毛宗源;;虚拟内窥镜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7期 |
2 |
江泽涛,朱颖,赵荣椿,吴俊安;一种基于插值的图像分割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7期 |
3 |
薛海虹;陈滨津;孙锟;余建国;王威琪;;心脏超声虚拟内窥镜图像预处理技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
4 |
杜利超;钱桦;肖爱平;;路径规划技术及其在大棚作业机器人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
5 |
杨晖;;图像分割的阈值法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6 |
刘赫伟;汪增福;;一种沿区域边界的动态规划立体匹配算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0年01期 |
7 |
李绿森;闫敬文;张晓玲;;人体可视化研究[J];信息技术;2007年08期 |
8 |
魏颖;武林;贾同;林明秀;;梯度熵改进边缘检测的自适应阈值曲面分割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
9 |
彭延军,王元红,郑永果;虚拟内窥镜系统研究进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7期 |
10 |
彭延军,王元红,石教英,郑永果;虚拟内窥镜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5期 |
11 |
毕慧敏;董海鹰;;改进遗传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J];兵工自动化;2006年04期 |
12 |
於时才;梁治钢;李海龙;;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02期 |
13 |
秦硕;朱凡;刘永学;麻忠文;;多UAV协同路径规划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23期 |
14 |
谈士力,龚振邦,万德钧;壁面移动机器人随机障碍避碰路径规划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1997年03期 |
15 |
陈宗海;月球探测器路径规划的基于案例的学习算法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00年02期 |
16 |
张宏远,方宗德,傅卫平,王会丽;基于Petri网的AGV路径规划方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年07期 |
17 |
周水生,容晓锋,周利华;判断两个凸多面体相交的简单方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8 |
张颖,吴成东,原宝龙;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综述[J];控制工程;2003年S1期 |
19 |
王仲民,姚立卿,张寒松;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20 |
郭琦;洪炳熔;张华;;用Hopfield网络优化空间机器人的路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