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与政务信息公开研究
【摘要】: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社会生活和经济形态,更重要的是改变政府管理机制和方式。加速政府信息化,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再造的战略性措施。构建电子政府和实施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发展的意义不仅表现在为管理提供先进的工具和实现途径,更重要的是它将引发行政价值观、行政环境、行政权力体系以及行政组织结构等一系列深层次的变革。电子政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组织的反应能力、提高政府民主决策的能力、提高政府对内对外沟通的效率、扩大公民参与范围,实现政治民主、促使政府更加透明和公开化,从而建立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政务信息公开是信息时代民主与法治的重要内容。2003年由“非典”疫情引发的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在2007年3月召开的全国十届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
本文从行政、政治、经济、法律等角度展开了对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从对比我国电子政务与发达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入手,分析建立透明公开的电子政务系统的法律制度。论文指出当前以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政务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在立法、规划、内容、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以及信息安全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阻碍和误区。本文以“中国政府网”为例探询中国电子政务的运行状况。论文希望通过研究能找出促进政务公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我国起步较晚的电子政务能够更合理地发展,使其符合现代社会对政府服务高质量、多层次的需要,加速我国民主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