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忽热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其开发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地下水资源在保障居民生活、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忽热水源地是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和矿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因此对水源地进行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和提出一种高效的开发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含水层的结构以及地下水补径排特征,总结出研究区具有含水层厚度薄、调节能力弱、透水性强、径流速度快、洪水入渗为其主要补给源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Processing Modflow Pro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分析,对不同开采方案的开采水量、地下水位降深和下游边界出流量进行了预测与评价,结合水源地开采量的组成、开采状态下地下水均衡量的变化以及水源地开采的环境影响等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水源地地下水的最佳开发模式。
在数值模型参数的识别过程中采用了联合抽水试验资料和长观孔资料对含水层参数进行识别,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在确定河道洪水入渗量这一重要补给量的研究中,利用了对洪水的观测资料以及长观孔地下水位的升幅资料在模型中进行了计算和模拟,较为准确地计算出了河道洪水入渗强度。这些研究都为数值模型的校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可为今后数值模型的模拟研究提供参考。
通过对新忽热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总结出了适合研究区水资源的评价方法和开发模式,不但为研究区地下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类似水源地提供参考模式。
|
|
|
|
1 |
谢春红,朱学愚,黄卫华,陈国富;徐州某水源地的裂隙岩溶水资源评价[J];中国岩溶;1988年03期 |
2 |
曹丁涛;鲍店矿区水源地水资源评价灰色模型的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
3 |
古小慧,张兰蓉,王培军;东阿岩溶水源地水资源评价[J];地下水;2004年01期 |
4 |
张立福;;浅谈地下水资源的计算与评价[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12期 |
5 |
戴凤君;田立;;风险分析在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中的应用[J];地下水;2006年06期 |
6 |
董淑艳;;富民铁矿新建项目取水水源地论证[J];地下水;2010年02期 |
7 |
张维认;朱慧珍;宋泽成;吕森华;张洪量;;海城河流域水资源评价与优化规划[J];东北水利水电;1989年10期 |
8 |
安永会,唐桂英,张福存,姚秀菊;系统理论与频率分析法在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勘察科学技术;2005年05期 |
9 |
赵全升,李悦,张效龙,邹剑峰;黄河小浪底傍河地下水源地资源评价的有限体积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0 |
李宝惠;;GIS在水资源评价中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民营科技;2010年09期 |
11 |
张海崙;;水资源评价实践向水文科学研究提出的一些新问题[J];水文;1986年03期 |
12 |
刘金清;;全国水资源评价技术经验座谈会在南京召开[J];水文;1986年04期 |
13 |
曲建和;华北平原水资源评价模式的探讨[J];山东气象;1989年S1期 |
14 |
卢建军;南通市区水资源评价及保护对策[J];江苏水利;1997年01期 |
15 |
武强,董东林,武钢,刘金韬;水资源评价的可视化专业软件(Visual Modflow)与应用潜力[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年05期 |
16 |
张小琴;;浅谈吕梁市地下水资源利用情况及对策[J];太原科技;2009年01期 |
17 |
陈志恺;贺伟程;任光照;;我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的若干问题[J];水文;1982年S1期 |
18 |
陈俊合,江涛;阳江市水资源模糊分析与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S1期 |
19 |
任友山,朱桂玲,夏同升;友谊农场水资源分析与计算[J];黑龙江水专学报;1999年01期 |
20 |
庞莹;林秋;;鞍山市水资源评价成果综述[J];水利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