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北部风沙滩地区地下水开发及其环境效应分析
【摘要】:
靖边地处陕、甘、宁、蒙四省交界地带,是国家能源重化工榆林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急剧增加,已经造成部分地段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湖泊消亡,大泉露头后退,沟道绿洲趋于缩小,局部沙地活化等生态环境负效应。因此,研究水源地开采的相互影响以及地下水开发的环境效应,对水源地地下水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主要植物发育与地下水位埋深关系的分析研究,确定了研究区内的地下水位埋深与生态植被生长的关系;通过水文地质分析方法和地下水流系统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利用Processing Modflow Pro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分析,依据大型抽水试验资料对地下水流模拟模型进行了识别与校验。依据建立的地下水三维流数值模型,对水源地各种开采方案的开采动态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了水源地开采的相互影响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确定水源地的合理开发程度和允许开采量。依据野外回渗试验以及回渗水源等的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四柏树海子以及北部风沙滩地区的引水回补技术及其效应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次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三维流数值模拟模型,用以研究水源地开采的相互影响以及水源地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受控于生态环境的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成果对风沙滩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实用价值,为干旱半干旱区地区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积累经验和提供参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