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界面电位检测的新型电化学检测系统研究及应用
【摘要】:
界面现象研究一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它为电化学、胶体科学、材料科学、界面科学以及生物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界面电位检测是实现界面现象研究的重要途径,开发高效的界面电位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基于界面电位检测,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检测系统。通过对其检测原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提出了零流电位法和安培法两种检测模式,并重点探讨了它们在材料pH响应性质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已取得以下几项成果。
(1)将某种固体电极串联在伏安仪的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之间,与参比电极一起浸入溶液中,构建了一种新型电化学检测系统。通过对其检测原理的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发现电流仅在电极内部流通,遵守欧姆定律,电流值取决于电极的电子学性质、外加电位和“固/液”界面的界面电位。当采用不同的控制电位检测技术,如线性扫描电位法、方波伏安法、脉冲伏安法、安培法时,可以得到不同的电流-电位曲线。在这些曲线上,外加电位和电流分别是物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界面电位是与电极表面和溶液化学性质有关的化学参数,是一个待测的隐藏变量。可以根据电流-电位曲线随溶液组分的变化关系,实现对界面电位的检测和对“固/液”界面界面现象的研究。基于检测相同电流时外加电位的变化,和检测相同电位时电流变化,提出了零流电位法和安培法两种典型的检测模式。
(2)在新型电化学检测系统中,采用线性扫描电位,记录I-E(电流-电位)曲线。将I-E曲线上电流为零时的扫描电位定义为零流电位,将检测零流电位的技术称之为零流电位法。通过检测多种非特征吸附界面的界面电位对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开路电位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精确度高,稳定性好,检测灵敏快速等优点。使用零流电位法考察聚苯胺膜pH响应性质和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表面酸碱性质,结果满意。零流电位法为开发新型电位型pH传感器提供了新思路。
(3)在新型电化学检测系统中,固定施加电位,记录I-t曲线,考察电流随溶液组分的变化,提出了安培检测模式。采用安培检测模式,考察聚苯胺膜的pH响应性质,开发了一种聚苯胺膜安培型pH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聚苯胺膜pH可控电流方向分子开关。与传统安培检测相比,该安培检测模式实际上是采用安培检测技术来实现对界面电位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选择性、准确度、灵敏度以及较短的响应时间。该研究模式为安培传感器和电化学pH分子开关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
|
|
1 |
刘少民,宋立楠,张太森,方禹之;烟草中糖类物质的高效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研究[J];分析化学;2000年10期 |
2 |
宋立楠,方荣美,方禹之;高效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研究核苷酸水解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0年04期 |
3 |
张海英;应用安培检测-流动注射分析法快速测定制革废液中的硫[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1998年04期 |
4 |
朱珠,胡深,程介克;递质氨基酸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J];分析测试学报;1999年04期 |
5 |
吴友谊,林金明;芯片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J];化学通报;2004年03期 |
6 |
王晓清,由天艳,杨秀荣,汪尔康;毛细管区带电泳柱端安培检测抗癌药物巯嘌吟[J];分析化学;1999年10期 |
7 |
王功;采用最优色谱条件检测大米农药残留量[J];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
8 |
周建迅,张丽静,汪尔康;局部麻醉药的反相色谱安培法检测[J];分析化学;1993年09期 |
9 |
辛梅华,徐金瑞,陈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安培法检测酚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1994年05期 |
10 |
夏之宁,BoSVENSMARK,肖尚友,孙冠芸,杨玉书;毛细管电泳多脉冲溶出安培检测方法的研究[J];色谱;2000年05期 |
11 |
方晓明,郭德华,王宝根,王爱娟,扬哲;高效液相色谱/安培检测法测定蜂蜜中苯酚残留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3年04期 |
12 |
张书胜,梁丽,袁倬斌;苯二酚异构体的电动毛细管色谱-玻碳微电极柱上安培检测分析方法研究[J];色谱;1999年01期 |
13 |
于泓,牟世芬;氨基酸分析的新方法——积分脉冲安培检测-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J];生命科学仪器;2003年01期 |
14 |
李娜,谢天尧,郑妍鹏,莫金垣;罗红霉素及其制剂的非水介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J];分析测试学报;2002年05期 |
15 |
李凤屏,莫金垣,谢天尧;毛细管电泳安培及电导检测最新进展[J];分析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
16 |
翁前锋,袁凯龙,张宏颖,熊建辉,王畅,许国旺;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安培检测中药马齿苋中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J];色谱;2005年01期 |
17 |
王安宝,黄瑾,方禹之;毛细管电泳-柱端安培检测中分离毛细管与检测电极对接方式比较的研究[J];分析化学;2005年02期 |
18 |
周晓光;由天艳;汪尔康;;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06年Z1期 |
19 |
胡深,庞代文,王宗礼,程介克,李之望,樊友珍,胡宏镇;毛细管电泳安培测定鼠单个交感神经细胞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J];分析化学;1998年06期 |
20 |
傅崇岗,王安宝,宋立楠,方禹之;毛细管电泳柱端盘状电极安培检测区带展宽的定量分析[J];分析化学;199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