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介导ChM-I基因抑制BMSCs体内构建的软骨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摘要】:
研究背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是软骨组织工程中倍受关注的种子细胞,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应用BMSCs构建的软骨组织经体内长期移植后,会发生一系列表型不稳定现象,比如丧失表达Ⅱ型胶原的能力,这些严重地影响利用BMSCs进行软骨缺损的长期修复效果。这一系列表型变化现象类似于软骨内骨化的发生过程,即软骨组织先出现肥大、钙化现象,并伴随有血管的侵入,随着体内移植时间的增长血管化程度逐渐增加,渐渐矿化形成骨组织。该过程中血管化的侵入是诱导软骨向骨转变的关键步骤。然而正常的软骨组织在促血管发生的微环境中,仍可持续保持无血管的状态及稳定的软骨表型,经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一种特异性的生长因子——软骨调节素-1(Chondromodulin-I, ChM-I),具有强效的抑制血管发生的功能。我们推测BMSCs在分化为软骨的过程中ChM-I不表达或者表达很低,从而才会导致血管侵入、软骨表型丢失现象的发生。目前,对BMSCs及其分化形成的软骨中ChM-Ⅰ是否表达尚无文献报道。因此,我们从ChM-I基因在BMSCs和软骨细胞中是否存在表达差异出发,研究ChM-I对BMSCs体内构建的软骨血管化的抑制作用,分析其在软骨表型丢失过程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软骨细胞对BMSCs体内构建软骨的血管化的抑制作用,对比抗血管生成因子ChM-I的基因在两种细胞间的表达差异,并探讨ChM-I抑制BMSCs体内构建软骨血管化的作用,为改善和提高BMSCs来源的软骨组织的表型稳定性提供新的思路。
实验方法和结果:
1. BMSCs与软骨细胞以不同比例(3:1,1:1,1:3)混合,接种至珊瑚材料上,移植到裸鼠皮下,同时分别以单纯BMSCs和软骨细胞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组,体内培养1-2个月后,观察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的血管化程度,并分析抗血管生成因子ChM-I在不同组中的表达分布。大体观察和组织学结果可见,单纯BMSCs构成的组织中血管化程度很高,而且有少量成骨出现。相反,含有软骨细胞的各实验组均可形成血管化程度极低的软骨组织,在软骨细胞含量很少(25%)时也可保持很低的血管化水平。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hM-I在阳性对照组及各个实验组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分布,而单纯BMSCs构成的组织中没有。
2.用RT-PCR的方法比较ChM-I基因在BMSCs和关节软骨细胞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ChM-I在BMSCs中几乎不表达,此外,两种细胞之间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表达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3.获得兔ChM-I基因克隆,构建重组腺病毒Ad5-ChM-I。用RT-PCR的方法从兔的关节软骨组织中获得了ChM-I基因克隆,通过测序验证了其正确性,并成功的构建了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5-ChM-I。
4.转染重组腺病毒Ad5-ChM-I的BMSCs与珊瑚材料复合物移植到裸鼠皮下1-2个月后,观察体内构建的软骨组织的血管化的程度,分析软骨表型的变化。大体观察和组织学结果可见,转染Ad5-ChM-I的BMSCs在体内形成的软骨组织的血管化程度很低,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hM-I在转染后的BMSCs形成的组织中有一定的表达分布。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ChM-I基因在BMSCs和软骨细胞中确实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BMSCs中几乎不表达ChM-I,软骨细胞及其特异性表达的ChM-I均可以抑制BMSCs体内构建的软骨组织的血管化发生,阻止其向骨的表型发生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软骨表型。因此,我们可以将腺病毒介导的ChM-I基因修饰的BMSCs作为新型的种子细胞,用于构建稳定的无血管侵入的组织工程软骨,或者用于软骨缺损修复之中,达到长期的治疗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329
|
|
|
|
1 |
胡汝麒,潘功平,沈跃良,徐延德,周健生,陈晓东,刘振华,刘宗昭;血管化的自体骨移植术在骨科临床上应用(附208例报道)[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2 |
孙兆黎,孙秀兰,冯畹兰,张海玉,董春钰,赵福谭;UV-B照射的皮肤异种、同种、自体移植后存活及血管化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7年03期 |
3 |
王健华,王玉兰;髂骨血管化带“窗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9年01期 |
4 |
杨志明,樊征夫,解慧琪,秦廷武,彭文珍;组织工程化人工骨血管化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
5 |
潘瑾,张益,毛驰,俞光岩;下颌骨缺损血管化腓骨瓣移植术后骨高度变化规律[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
6 |
连青萍,归庆园;舌癌切除后血管化前臂皮瓣移植的手术配合[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4期 |
7 |
张健;胡敏;韩志伟;张文怡;;成骨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联合培养复合肌瓣预构血管化骨的初步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6年06期 |
8 |
汪道新;张灵;范锟铻;杨维琦;李伟萍;张力勇;王峰;;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移植对脱细胞猪真皮早期血管化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04期 |
9 |
樊建中;孔祥泉;史河水;徐海波;刘定西;;羟基磷灰石眼眶植入物纤维血管化进程的MRI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年06期 |
10 |
简月奎;田晓滨;李波;周焯家;赵伟峰;张一;杨震;王远政;;异种脱蛋白骨复合物修复大段骨缺损的血管化观察(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2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