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泾油田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及产能影响因素探讨
【摘要】:
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镇泾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利用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图像粒度与图像孔吼分析、扫描电镜、物性分析、毛细管压力测定等各种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以石油地质学、储层沉积学、岩石学、测井地质学、油层物理、油藏工程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为指导,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储层的特征以及影响油井产能的主要因素。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鄂尔多斯盆地低孔低渗储层储集性能影响因素及其机理,寻找更多优质储层,加快镇泾油田的勘探开发步伐,提高勘探效果与经济效益,指导下一步钻探等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研究认为,研究区长8储层的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其次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各种溶蚀孔,其次为原生粒间孔。孔隙结构主要为细小孔—微细喉型,其次为小孔细喉型。长8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的降低主要是由机械压实作用、其次为胶结作用等成岩作用造成的,后期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溶蚀孔、微裂缝的发育及其导致的孔隙之间的连通明显改善了储层的物性。影响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储层中隔、夹层的发育与分布、沉积环境、碎屑组分、成岩作用、孔隙结构等。长8储层主要表现为较强的碱敏,弱—无盐敏、速敏和水敏,酸敏整体上较弱。造成储层伤害的潜在因素包括砂岩的碎屑矿物及其蚀变成分、砂岩的结构、填隙物成分、孔隙结构特征等。影响镇泾油田长8油井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储层所处的沉积相带,砂岩的碎屑组分、填隙物成分及其产状,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裂缝及其发育程度,油层施工工艺等。
|
|
|
|
1 |
刘涛;黄可可;魏文文;刘辉伦;;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层组砂岩储层特征的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
2 |
刘贤;罗静兰;董万平;;镇泾油田长6和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伤害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09期 |
3 |
隆昊;田景春;苏楠;邵晓岩;;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层组砂体储集性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5期 |
4 |
张添锦;张金良;余波;;安塞油田王界油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1年12期 |
5 |
时保宏;赵靖舟;严云奎;孙兴旺;王永东;;川口油田西南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6 |
魏钦廉;郑荣才;肖玲;王成玉;牛小兵;;鄂尔多斯盆地吴旗地区长6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岩性油气藏;2007年04期 |
7 |
薛旭东;陈波;;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辽宁化工;2011年05期 |
8 |
刘军锋;周学军;刁帆;李杰;;鄂尔多斯盆地演武高地延长组长3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5期 |
9 |
靳亚勤;王羽君;尚凯;周凯;;直罗油田马莲沟区延长组长2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化工;2010年02期 |
10 |
张惠;孟祥振;郭艳琴;张晓泉;杨华;刘艳;冯辉;;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0年03期 |
11 |
李新胜;周俊乐;;鄂尔多斯盆地坪桥油区长_6储层特征及测井解释评价[J];陕西地质;2008年01期 |
12 |
高振东;;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气富集规律[J];陕西地质;2007年01期 |
13 |
胡书毅,冀国盛,文玲;西藏措勤盆地下白垩统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评价[J];西北地质;2001年02期 |
14 |
王良军;从旺14井T_1c~(5-1)储层特征看旺隆构造T_1c~(5-1)气藏的勘探[J];贵州地质;2000年02期 |
15 |
华夏;张勤勤;;鄂尔多斯煤层气地质条件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
16 |
葛志丹;王兴志;朱萌;濮瑞;王伟;张金友;;东营凹陷太古界岩浆岩储层特征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1年04期 |
17 |
张家政,赵广珍,刘喜顺,刘源德;白音查干凹陷西部洼陷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8 |
宋元林,胡新平;呼图壁气田紫泥泉子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19 |
蒋凌志,于德龙;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石炭系生屑灰岩段储层特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20 |
李天太,王清华,康有新,张喜凤,杜小勇;轮南石炭系储层特征及敏感性[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