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问题研究
【摘要】:
电信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便利,许多国家的电信业都经历了垄断、管制到竞争的发展路径,关注的问题也都集中在电信业市场结构和竞争状况上。我国电信业自1994年引入竞争者中国联通公司以来,就一直寻求更好更快的发展,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结构变动,第一次改革引入竞争者,第二次改革分拆业务及分割运营区域,第三次改革促成了全业务经营。本文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的结构和有效竞争进行分析研究。
很多学者采用传统的SCP范式研究电信业市场结构和竞争状况,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既而决定市场绩效,但基础电信业有其自身特点,如规模经济性和网络经济性,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反而不利于电信市场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有效竞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描述统计分析、博弈理论分析和DEA方法的实证分析来说明问题,对我国基础电信市场进行有效性评价,总结出我国基础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程度逐年提高,但还存在着诸如恶性价格竞争、串谋和马太效应等非有效竞争的现象,并分析了我国基础电信市场有效竞争不足的原因,如立法缺失、互联不互通和网络设施垄断,提出了基础电信市场的规制目标应该是促进有效竞争、管制市场的非有效竞争行为及制定市场规则,最后从市场结构规制、互联互通规制和企业行为规制三方面提出了促进有效竞争的具体措施。
我国电信业进入3G时代后,电信市场改革的重点依然放在了市场结构变化上,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市场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有效竞争状况,在初期和中期相对明显,但后期出现了非有效竞争行为,因此,本文认为电信市场的发展要依靠有效竞争的促进,而不仅仅是结构的改变和竞争的引入,这点对电信业的长期发展和规制方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626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626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共引文献】 | ||
|
|||||||||||||||||||||
|
|
|||||||||||||||||||||
|
|
|||||||||||||||||||||
|
|
|||||||||||||||||||||
|
【二级参考文献】 | ||
|
|||||||||||||||||||||
|
|
|||||||||||||||||
|
|
|||||||||
|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