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民族思维模式差异对语篇构成的影响及翻译
【摘要】:
增强译文可读性,达到有效交际之目的,本文以语篇作为翻
译的基本单位,针对英汉语篇结构特征的差异,采用卡普兰对比修
辞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语篇翻译应与二语写作一样,必须以译入语
的语篇修辞方式为基础进行翻译的方法。为证实语篇翻译中修辞转
换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本文以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为理论背景,探讨
了英汉不同语篇结构背后所折射出的民族思维模式,及其对语言形
式的决定性影响。以儒、道、佛教为中心的汉民族强调整体性和直
觉性,反映在语言形式上,汉语篇具有螺旋式的结构特点。而深受
亚里士多德思想影响的英民族,更着重思维对客观世界的直接认
识,强调理性和逻辑分析,反映在语篇结构上,英语篇具有线性结
构特点。本文针对英汉语篇特征,提出在从事翻译时应作适当的转
换和调整,同时列举了不同类型语篇结构翻译的具体操作方式。大
量事例证明翻译不只是语码转换,而必须立足于译入语的思维方
式,用译入语的修辞方式去组织译文,以期达到译文的信、达、雅。
本研究成果可用于翻译教学,供翻译工作者借鉴,并能帮助外语学
习者学好外国语,亦有益于译作评价。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