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声纳技术研究
【摘要】:
合成阵列声纳包括合成孔径声纳(SAS)与逆合成孔径声纳(ISAS)。它是一种新型的水下成像声纳,是水声高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合成孔径技术相对于常规声纳技术的突出优势在于,它只利用小孔径的物理声阵,就可以得到与径向距离和频率都无关的高方位分辨率。
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合成孔径技术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合成孔径声纳的系统构成和参数选取方法,分析了合成孔径声纳的方位分辨率和距离分辨率,给出了其方位分辨率优于常规声纳的原因。然后给出了时频分布的定义并且讨论了它的性质,这是我们利用它进行信号处理的理论依据。在建立了机动目标回波模型的基础上,我们研究了基于RT-XWVD变换的信号检测和参数估计方法。对于存在多个机动目标且信号强度相差较大的情况,我们采用逐次消去的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弱信号被强信号交叉项掩盖的问题。
论文接着详细的讨论了机动目标的逆合成孔径声纳成像的原理。由于运动目标的非合作,回波为非平稳的信号,因此我们采用了CWD对回波进行分析,即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算法。针对实际回波信号在时间和能量上是有限的这一特点,我们对CWD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加权的CWO(WCWD)算法,克服了CWD分析中时频分量分布不均的问题。最后讨论了算法的复杂度和算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文中还对涉及的算法给出了大量的仿真和详细的分析,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该研究结果可用于军事、海洋开发、民用等多种领域。
|
|
|
|
1 |
张红;马彩文;;基于图像流分析的红外运动点目标检测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04期 |
2 |
李道京;机动目标命中问题的求解[J];火控雷达技术;1997年03期 |
3 |
罗霄;法国“海响尾蛇”导弹对付机动目标的能力估计[J];现代防御技术;2000年01期 |
4 |
徐洪奎,王东进;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组网雷达系统目标跟踪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11期 |
5 |
张友安,杨华东,胡云安;机动目标三维空间导引运动建模及导引律研究[J];飞行力学;2003年02期 |
6 |
熊伟,张晶炜,何友;扩展式机动目标当前统计模型[J];电光与控制;2004年02期 |
7 |
宁新建;;航空机动目标的灰色预测分析[J];新技术新工艺;2009年03期 |
8 |
周云锋;单甘霖;梅卫;;空中机动目标刚体运动建模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11期 |
9 |
孙隆和,赵春玲;人工智能在火控系统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1993年02期 |
10 |
郭福涛;;拦截机动目标的MUSTRS[J];飞航导弹;1993年12期 |
11 |
张群,马长征,张守宏;机动目标三维成象中调频信号超分辨方法[J];应用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
12 |
王勇;姜义成;;两种线性时频分布在机动目标ISAR成像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3 |
姜佩琴;潘泉;梁彦;王峰;;基于信息增量的机动目标传感器管理算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01期 |
14 |
王勇;姜义成;;自适应Chirplet分解的ISAR成像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
15 |
王孟军;朱庆和;;对机动目标的滤波和预测研究(上)[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年01期 |
16 |
凌海风,许锦洲,李照顺,钱朴慧;基于“当前”统计模型的综合滤波-参数识别模型[J];火力与指挥控制;1997年02期 |
17 |
张杰,王加存;两种跟踪机动目标的方法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1998年02期 |
18 |
黄小红,邱兆坤,陈曾平,张振中;空间目标RCS序列的分形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5年01期 |
19 |
夏艳林,梁雁冰;光电经纬仪对机动目标跟踪算法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22期 |
20 |
刘晨;冯新喜;;基于IPDA的机动目标航迹起始算法[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