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泛逻辑学的包容性研究
【摘要】:
本文的研究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验知识推理理论”(60273087)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不精确推理理论研究”(4032009)进行,主要是研究命题泛逻辑学对其他命题逻辑的包容性,即根据泛逻辑学的生成规则,可以直接生成各种命题逻辑。
随着对复杂性问题研究的深入,经典的二值逻辑已经不能解决现实社会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人们提出了各种“非标准逻辑”和“现代逻辑”,例如三值逻辑、多值逻辑、模糊逻辑和概率逻辑等。这些逻辑虽然突破了经典逻辑的二值性,但是没有考虑随之而来的命题之间的相关性。
命题泛逻辑学的提出,不仅实现了真值的连续可变性,而且还考虑了命题之间关系的连续可变性。由于在建立命题泛逻辑学时,包含了已知各种命题逻辑的逻辑学要素(如真值域,命题连接词等),而在每一个逻辑学要素中又包含了已知的全部可能性(如从最大负误差到最大正误差等),所以不仅已知的各种命题逻辑是命题泛逻辑学的特例,而且还可以生成新的命题逻辑。
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命题泛逻辑学对二值逻辑、三值逻辑、模糊逻辑和广义模糊逻辑等已知命题逻辑的包容性。
首先介绍了这些命题逻辑的命题连接词运算模型,这些模型通常是通过定义给出的。众所周知,逻辑学家正是利用这些定义证明了该逻辑的全部推理规则,建立起了整个命题逻辑体系;
然后我们直接利用命题泛逻辑学的生成规则,通过对广义相关系数h的不同取值也同样生成了这些运算模型,也就是说直接生成了这个命题逻辑;这个生成过程还揭示了各种运算模型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也就是说揭示了各种命题逻辑的物理意义和使用条件。
由于时间的限制,本文对基于模糊测度逻辑性质建立起来的广义模糊逻辑的研究只是做了初步的探讨,对利用生成规则生成没人提出过的新命题逻辑问题也没有系统地讨论,这些打算在博士阶段继续进行研究。
|
|
|
|
1 |
李祥,李广元;“中介逻辑”与Woodruff三值逻辑系统[J];科学通报;1989年05期 |
2 |
谭红艳,李永礼;具有非单调推理能力的三值逻辑系统TL[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S1期 |
3 |
方振贤;对称与非对称三值逻辑的关系[J];计算机学报;1990年09期 |
4 |
应明生;;基于对称三值逻辑的集合[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5 |
姬东耀,张军英;条件事件和三值逻辑[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6 |
户军茹;;基于三值逻辑的需求描述方法[J];民营科技;2009年06期 |
7 |
韩曙;可逆三值逻辑细胞阵列研究[J];电子学报;1994年02期 |
8 |
张迎;三值格代数逻辑函数POS形式最小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
9 |
王万森,何华灿;基于泛逻辑学的概率命题逻辑的研究与分析[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年07期 |
10 |
顾红芳,肖奚安,朱梧槚;不完全三值逻辑在语言表达上的相互比较[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1年01期 |
11 |
姚从军;万平;;澄清对卢卡西维茨的三值逻辑系统的两个错误认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2 |
刘春辉;;泛逻辑学中UB代数系统的(∈,∈∨q)-fuzzy滤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34期 |
13 |
万旭,杨凡,陈偕雄;具有缓冲功能的三值GaAs电路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年01期 |
14 |
刘春辉;;泛逻辑学中UB代数系统的广义fuzzy滤子[J];模糊系统与数学;2011年02期 |
15 |
顾红芳,白鹏,肖奚安,朱梧槚;MP~*与各种命题联结词含量完全的三值逻辑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等效性研究[J];数学杂志;2000年03期 |
16 |
谷敏强;;最小-蕴涵模糊推理模型的连续性[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7 |
钱秋明,李庆熊,王之江;光学一般三值逻辑运算器件的结构[J];中国激光;1989年12期 |
18 |
费本初;洪晴华;庄南;;三值Reed-Muller变换的新算法[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3年01期 |
19 |
肖云萍;邹庭荣;;泛逻辑学中UB代数系统的滤子与商代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5期 |
20 |
肖云萍;邹庭荣;;泛逻辑学中UB代数的(U-Fuzzy)同态定理[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