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俊英;张晓民;;渭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J];陕西水利;2008年06期 |
2 |
朱照宇,欧阳婷萍,邓清禄,周厚云,匡耀求,黄宁生,乔玉楼;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步评价[J];资源科学;2002年01期 |
3 |
吴九红,曾开华;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水利经济;2003年03期 |
4 |
刘建玲;;承载力理论延伸—河流承载力理论[J];知识经济;2010年01期 |
5 |
方红远,王浩,甘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增强措施浅议[J];人民长江;2003年12期 |
6 |
孙富行;水资源承载力支撑理论探讨[J];海河水利;2003年03期 |
7 |
韩俊丽,段文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研究[J];中国水利;2004年07期 |
8 |
李艳芹,周嘉;阿尔山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浅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
9 |
;水资源与调水问题[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2009年04期 |
10 |
王成硕;许成敬;;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开封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地下水;2010年02期 |
11 |
张镜波;崔官;;珲春河水资源承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0年12期 |
12 |
惠泱河,蒋晓辉,黄强,薛小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01期 |
13 |
王振宇,王治民,孟维彦;水资源承载力问题与城市发展问题的探讨[J];地下水;2002年04期 |
14 |
刘玉珍,张巨鹏;提高辽宁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03年05期 |
15 |
罗遵兰;李俊生;高吉喜;潘英姿;;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在生态区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7期 |
16 |
黄国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实际应用——以石狮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科技资讯;2008年28期 |
17 |
何凌;邓春光;熊强;;重庆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
18 |
李丽娟,dls.iog.ac.cn,郭怀成,ces.pku.edu.cn,陈冰,ces.pku.edu.cn,孙海林,ces.pku.edu.cn;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环境科学;2000年02期 |
19 |
张素珍,宋保平;白洋淀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4年02期 |
20 |
刘心彪;崔旭东;张彦林;王延江;周斌;;陇东盆地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