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化大生产运作基础理论研究
【摘要】:在客户主导、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简称3Cs)的市场环境下,个性化、低价格、快应
变、高质量(简称PCTQ)已成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重要因素,建立在分工和专业化基础
上的、得到理论分析和实际绩效双重支持的、曾被人们一度认为生产“理想模式”的传统大
量生产方式,日益走向衰落,而一种以客户为导向、一经提出就立刻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和
学者极为关注的生产方式——客户化大生产正萌芽、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挽救制造业”
和“实现制造业复兴”的巨大力量,并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全球最著名公司中得以初步实施,
但这一生产方式在我国的研究还仅处于初级阶段,对它的理解与认识也很不全面甚至曲解。
基于此,论文以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户化大生产与陕西制造企业运作机制变革研究”
(2000G06)为依托,对客户化大生产运作基础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其意在勾勒这一生产方式的基本图景。
论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经济学等理论,深入地研究了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效益提高
三个动力因素作用下生产方式演进,以及在个性化需求日益成为最重要特征的时代传统大量
生产方式衰落的历史必然,分析了在价值取向变动、生产战略重点转移、环境条件变化的背
景下客户化大生产形成的必然趋势,界定了以人、组织、技术等制造资源的有效集成为基本
组织原则,以大规模、大范畴、大联合为管理运作基础,以产品个性化、低价格、快应变为本质特征,以经济性和有效性协调统一为基本目标的“四位一体”的客户化大生产概念,阐述了客户化大生产的类型和实施模式。立足于客户化大生产的概念,详细论述了以制造资源有效集成为基本组织原则的客户化大生产基本目标的实现,以标准化、信息化、模块化、质量功能配置(QFD)为主要手段的实施技术途径,以大规模、大范畴、大联合为内容的管理运作基础,以及实施客户化大生产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组织结构、先进制造技术等关键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探讨了客户化大生产企业的构成体系、组建过程和运作机制构成,并以客户参与设计的应用、模块客户化两个案例,说明了客户化大生产的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最后给出了在客户化大生产方面亟待解决或研究的问题。
“四位一体”的客户化大生产概念是论文的主要创见,它对改造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落后
面貌、奠基现代制造业生产管理的运作基础理论和指导今后客户化大生产的研究与实践具有突出意义。论文另一方面的贡献表现为,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改进散布在各章节的具体论述之中,对制造企业实施客户化大生产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
|
|
|
1 |
田浩,刘晨光;客户化大生产形成的理论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1年03期 |
2 |
张国庆;ERP实战策略(之三)——选择ERP需要定量考虑的7个因素[J];信息系统工程;2003年02期 |
3 |
舒蔚;电子商务环境下实施CRM的策略研究[J];科技广场;2004年08期 |
4 |
李怀斌;客户化企业范式对市场需求的自适应机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5 |
;实力制造夺市场 合身应用争用户——映美打印机全线入围国家税务局协议供货[J];中国招标;2005年47期 |
6 |
崔建中;;你是哪种类型的销售?[J];理财;2010年06期 |
7 |
刘晨光,李随成;生产方式的新发展──客户化大生产[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0年01期 |
8 |
;东莞伟易达ERP项目分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年10期 |
9 |
马露霞;张建;张旭建;;客户化精益敏捷集成供应链模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16期 |
10 |
桑大勇;;ERP客户化开发要三思而行[J];中国计算机用户;2010年Z2期 |
11 |
樊留群,朱志浩,张浩,张为民;制造企业实现客户化服务的方法及发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05期 |
12 |
李国富,叶飞帆,徐士利,柴豪杰;中小企业客户化产品制造敏捷性研究[J];机电工程;2003年05期 |
13 |
;业务员的 客户档案[J];企业销售;1996年09期 |
14 |
贺志刚;“傍”上服务[J];IT经理世界;2002年19期 |
15 |
樊留群,张为民,朱志浩;制造企业实现客户化服务的方法及发展[J];现代制造工程;2003年11期 |
16 |
;华为3Com安全网关构建客户化的VPN网络[J];计算机安全;2004年06期 |
17 |
于宁;;企业基因组工程和客户化企业再造[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7期 |
18 |
吴培基,骆志华;OS/390的系统安装与客户化[J];中国金融电脑;1999年05期 |
19 |
严望佳;客户化的信息安全服务[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3年10期 |
20 |
沙叶;厂长面前的矛盾(四)[J];经营与管理;198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