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金粉表面改性剂优化及其对印金光泽度影响的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铜金粉的表面处理技术以及相关的印金光泽度进行了
研究,对比分析了单一表面活性剂以及复配试剂在改变铜金粉润湿性、
漂浮性及光泽度方面的效果,对铜金粉的表面处理试剂进行了优化,并
将表面处理后的铜金粉运用于实际的金墨调配过程中,对金墨印金光泽
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通过对比单一表面活性剂以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对铜金粉表面改
性的效果,提出了改性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复配使用的重要性,改变了以
往资料给出的单一表面活性剂对铜金粉进行表面处理时的缺点,从而为
铜金粉的表面改性剂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2) 通过改变铜金粉的表面能和稀料的表面张力,得出了影响铜金
粉润湿性和漂浮性的关键因素,指出了铜金粉润湿性与漂浮性之间存在
某种新的平衡关系--最差的润湿性与最高的漂浮值并不严格对应。从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新的角度深化对铜金粉漂浮机理的认识,为提高国产铜金粉表面处理技
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3)铜金粉印金光泽度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表面
处理试剂对印金光泽度作用不同,其中以硬脂酸及硬脂酸盐与高聚物SA
复配试剂效果最佳。另外连接料的选择对金墨印金光泽度的影响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因素,其中以丙烯酸树脂基最佳。
(4)改性后的铜金粉最佳光泽度可达81.9,此结果优于国内先进水
平(44.5),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铜金粉
漂浮性
表面处理
光泽度
表面活性剂
|
|
|
|
1 |
赵麦群,张颢,王蓉;影响凹印铜金粉印金光泽度的主要因素[J];粉末冶金技术;2003年03期 |
2 |
冯拉俊;徐大鹏;杨士川;;高光泽度金油墨配方设计[J];包装工程;2007年03期 |
3 |
赵麦群,张颢,苏小娟;铜金粉的颜色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5期 |
4 |
陈振兴,黄巧萍,陆必志,刘辉;仿金铜金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包装工程;2003年04期 |
5 |
;高品质凹印铜金粉项目[J];新材料产业;2005年02期 |
6 |
赵麦群,张颢;凹印用铜金粉的物理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04期 |
7 |
何克明,续玉琛;PMJ—1型平面磨耗试验机[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87年03期 |
8 |
潘守芹;杭玉贤;管小军;;高反射膜建筑装饰陶瓷面砖的研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
9 |
梁庚新;如何提高彩色相纸的光泽度[J];感光材料;1995年06期 |
10 |
辛秀兰;朱贤玲;杨华;陈坤;;高粘度高光泽苯丙乳液制备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01期 |
11 |
胡延光,彭绍洪,李伟;高压薄膜产品光学性能的影响因素及控制[J];宁夏石油化工;2004年02期 |
12 |
葛惊寰;张逸新;刘春林;;对喷墨印刷品光泽度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7年03期 |
13 |
许迁;温绍国;刘宏波;王继虎;沈艳;宋诗高;;零VOC涂料用纯丙乳胶共混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4 |
葛惠忠;用正交试验法对大理石(花岗石)磨削工艺参数的探索[J];非金属矿;1989年02期 |
15 |
王建军;;花岗石抛光表面分形维数与光泽度关系及分形物理意义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年19期 |
16 |
张霞;刘红波;;电镀工艺对LED引脚光泽度的影响研究[J];广东化工;2010年10期 |
17 |
高蔚;统计过程控制在造纸厂中的应用[J];现代计量测试;1996年05期 |
18 |
印长平;金字书写液制作方法[J];中小企业科技;2001年05期 |
19 |
姜家吉;周泳全;张磊明;陈良辉;;基于DOE的注射零件表面颜色和光泽度的控制[J];机械工程师;2009年04期 |
20 |
涂志刚;赵素芬;张莉琼;陈新;;BOPP薄膜光学性能的稳定化技术[J];塑料包装;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