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坐标测量机器人的误差分析与补偿
【摘要】:尽管利用误差补偿技术在提高测量系统的精度方面人们做出不少研究,但大
部分研究对象主要是以正交坐标系为基础的测量系统,这是由于非正交坐标系测量
系统其结构的复杂性和运动的灵活性,很难建立准确误差补偿模型。然而随着生产
和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场合要求采用非正交系坐标测量系统。因此,对
于非正交坐标系测量系统的误差研究变得非常有意义。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以球坐标为基础、将串联机构学为基础的机器人技术与测
量技术相结合的测量机器人。对其进行误差分析与补偿。首先从其结构特点出发,
采用修正D-H模型分析建立其运动学方程。其次,通过误差补偿前的测量精度实验
为根据,从总的力面分析了引起该机构产生误差的原因。随后从测量机器人的关节
变量、常值参数和温度影响等方面对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进行研究。其中对运动学
方程的关节变量的位移误差进行分析、仿真,并通过检测进行精度标定:对常值参
数通过建立误差补偿数学模型,并采用自标定实验对其进行误差提取和误差补偿;
而温度对测量机的精度影响,是先对温度误差进行仿真并用实验证明,最后利用回
归分析方法对测量机器人的温度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实际的温度补偿数学模
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脚口.......口....................曰....
型。研究结果表明,测量精度可达到士6卜范围内。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其它非正
交坐标系测量系统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正交坐标系系统球坐标系误差补偿技术测量机器人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P242
|
|
|
|
1 |
李广云;非正交系坐标测量系统原理及进展[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1期 |
2 |
方海燕,杨军良,郭俊杰,邵伟,朱利强,吴玉梅;非接触式测量机器人的误差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4年01期 |
3 |
邵伟,杨军良,郭俊杰,方海燕;非接触式测量机器人[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S2期 |
4 |
宋开臣,张国雄;激光三角法扫描测头特性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04期 |
5 |
方海燕,郭俊杰,杨军良,何敬东,邵伟;非接触式测量机器人的自标定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年03期 |
|
|
|
|
|
1 |
郭际明,梅文胜,张正禄,黄全义;测量机器人系统构成与精度研究[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2 |
梅文胜,张正禄,郭际明,黄全义;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软件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2期 |
3 |
梅文胜,张正禄,黄全义;测量机器人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大坝与安全;2002年05期 |
4 |
卫希平;徕卡测量机器人 改变传统观测新概念[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2年Z1期 |
5 |
孙庆文
,胡敏捷;测量机器人在容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船舶设计通讯;2003年Z1期 |
6 |
贺跃光,张学庄,刘宝琛;变形观测与高精度测量机器人系统[J];中国锰业;2003年01期 |
7 |
尤相骏,潘国荣;在开发测量机器人多功能地理数据接口中ActiveX技术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2年S1期 |
8 |
杜立彬,高晓辉;面向三维测量的随动式机器人系统设计[J];机械与电子;2004年08期 |
9 |
梅文胜,张正禄;测量机器人控制网观测与数据处理自动化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5期 |
10 |
;武汉大学“精密工程测量与测量机器人”部级重点实验室简介[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