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商用铜金粉的表面改性及其人工时效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国产铜金粉印金光泽度普遍较低,实际工业生产中要通过数月时间的自然时效以提高印金光泽度和稳定色相等问题,通过对国产铜金粉表面改性处理,研究了铜金粉的漂浮性、印金光泽度和在胶印连接料中的微观形貌与改性处理的关系,分析了单一改性剂和复配改性剂对铜金粉的改性作用,对实验所获得的最佳处理配方与工艺进行了放大性试验。初步探讨了人工时效时间和温度对铜金粉色相和印金光泽度的影响。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对国产红光铜金粉进行实验改性处理,单一表面处理剂与复配表面处理剂均不同程度的提高铜金粉的印金光泽度和漂浮性,复配表面处理剂在提高铜金粉的光泽度和漂浮性方面效果更显著。其中以硬脂酸与高分子聚合物复配效果最好,当二者按1:0.3的比例复配,所处理铜金粉的光泽度可由74.2提高到103.9,比改性前提高4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通过铜金粉的表面改性处理,改善了铜金粉在胶印连接料中的漂浮性、分散性,促进铜金粉鳞片的定向排列,漂浮率和鳞片定向性与铜金粉的光泽度有很高的相关性。
(3)对国产青光铜金粉进行放大性改性处理,改性铜金粉的最高胶印印金光泽度可达83.9,比改性前提高了245.3%,最大水面遮盖率为7078.7 cm2/g,较改性前提高57.3%。放大性改性试验效果优于小抛光机中的预实验效果,为铜金粉表面改性处理走向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4)人工时效显著提高改性铜金粉的胶印印金光泽度,其效果与4个月自然时效效果相当。印金光泽度随时效时间呈抛物线变化,存在一个最大值和相应的最佳时效时间。人工时效可以提高铜金粉对红光和黄光的反射率,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增加,铜金粉的颜色呈现由浅黄到黄色,再到红色的变化规律。
|
|
|
|
1 |
屈创治;“喷涂用抗氧化铜金粉研究”在湘通过鉴定[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0年05期 |
2 |
周锦鑫,郑裕生,黄永昌;我国铜金粉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浅析[J];化学世界;1999年09期 |
3 |
;中冶中标巴基斯坦铜金项目[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1年07期 |
4 |
赵麦群,张颢;凹印用铜金粉的物理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04期 |
5 |
王蓉,赵麦群,白艳霞;铜金粉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5年05期 |
6 |
赵麦群,张颢,苏小娟;铜金粉的颜色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年05期 |
7 |
逄猛;粗铜金生产探讨[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91年06期 |
8 |
邓彤,马 ;含铜金矿石氰化过程的改进[J];有色金属;1994年03期 |
9 |
王家君;张德林;朱清玮;王世荣;吴燕婕;熊柏青;崔舜;林晨光;;凹印铜金粉表面理化特性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6年06期 |
10 |
周锦鑫,马紫峰,廖小珍,黄永昌;超细铜金粉生产制造工艺优化及改造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0年03期 |
11 |
;高品质凹印铜金粉项目[J];新材料产业;2005年02期 |
12 |
王成国;;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工程冶炼厂达产达标实践[J];稀有金属;2006年S2期 |
13 |
崔毅琦;王科军;王凯;孟奇;童雄;;从铜金矿石中回收铜的工艺现状及发展[J];黄金;2014年07期 |
14 |
王成国;;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工程冶炼厂达产达标实践[J];中国有色冶金;2007年06期 |
15 |
陈振兴,黄巧萍,陆必志,刘辉;仿金铜金粉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包装工程;2003年04期 |
16 |
朱丽霞,赵麦群,区名结;铜金粉在水性体系中的分散性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5年05期 |
17 |
赵麦群,张颢,王蓉;影响凹印铜金粉印金光泽度的主要因素[J];粉末冶金技术;2003年03期 |
18 |
史瑞民;孙传斌;;黑龙江省完达山萌裂谷演化与铜金找矿[J];吉林地质;2007年02期 |
19 |
;阿根廷铜金资源的新开发[J];世界采矿快报;1993年18期 |
20 |
朱丽霞;赵麦群;金文峰;;表面包覆处理对铜金粉抗氧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技术;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