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土坝渗流场反演研究
【摘要】:
土坝坝体、坝基土壤或岩体、两岸土体或岩体的渗透系数是分析土坝渗流场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关系到人们是否能够真正了解土坝的实际安全状况。这些设计参数通过室内实验或野外现场实验得来,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室内实验得到的实验值与实际情况可能会有较大的出入;而现场实验又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离散、代表性不强或是成本昂贵等缺点。因此将现场监测和反演分析结合起来反演渗透系数,有明显的实际作用。本文从该角度出发,针对监测资料中的测压管水头与渗透系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引入BP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用于反演土石坝渗透系数,对比参照实际设计渗透系数。
(1)利用渗透系数与测压管水头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的特性反演3个土坝工程算例,将大坝安全监测得来的不同水位下的测压管水头,以及实际设计渗透系数,通过训练学习网络得到相应的预测渗透系数值,并将其与原实际设计渗透系数相互比较,应证BP神经网络算法反演土坝渗流场的可行性。
(2)针对BP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收敛时间长的弊端,我们利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由于BP神经网络对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相当敏感,因此如何确定初始权值和阈值是全局最优值就成为了关键所在。我们对网络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权值和阈值反代入之前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得到新的预测渗透系数值。经过本文工程实例证明,优化后的预测渗透系数值要比BP算法反演得到的预测值更接近原设计参数。这说明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反演土坝渗流场是可行的。
|
|
|
|
1 |
罗刚;陈小云;陈郁;;遗传神经网络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2 |
董文胜;邓子辰;刘东常;梁亚平;;基于遗传-神经算法的圆柱壳结构外压稳定性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3 |
刘书贤,赵艳霞,李奎明;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方法的结构损伤识别[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4 |
张蓉蓉;朱莉;;改进的BP模型在噪声预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9年08期 |
5 |
常迪;李华聪;;遗传模糊神经网络在航空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9年10期 |
6 |
文俊;李靖;王龙;郑垂勇;;基于遗传神经算法的区域水资源预警方法研究[J];生态经济;2006年07期 |
7 |
周兆凯,周毓菁;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神经网络的耦合技术[J];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8 |
肖瑛;刘国枝;李振兴;董玉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水声信道盲均衡[J];应用声学;2006年06期 |
9 |
阎宏生,胡云昌,李向京;结构可靠性分析的一种新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0年06期 |
10 |
余明杨;蒋新华;王莉;唐建湘;;开关电源的建模与优化设计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
11 |
崔明月;缑新科;;基于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优化的PID控制[J];电气自动化;2009年05期 |
12 |
赵永标;张其林;康长青;;基于GA-BP算法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模型[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3 |
王金林;陈明;王芳;;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自适应逆控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4期 |
14 |
马进红,李磊,林广平;基于进化CP神经网络的岩土本构模型辨识[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S1期 |
15 |
骆志高;田海泉;仇学青;;遗传算法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煤矿机械;2006年01期 |
16 |
薛小兰;温秀兰;张鹏;;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机械振动信号预测[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3期 |
17 |
张建民;龙佳乐;何怡刚;;结合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在电力电子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8期 |
18 |
李文鑫;王武;张元敏;;遗传优化神经网络在孔系加工中应用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9年04期 |
19 |
王志强;李彩虹;杨晓婧;;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扭矩传感器设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20 |
尚钢,张翔,饶文碧,钟珞;结构损伤智能识别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