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机箱结构多学科综合优化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论文围绕电子机箱结构的多学科综合优化问题,对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针对电子机箱多学科综合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制定了考虑学科耦合的优化调用流程。总结了电子机箱多学科综合优化模型的主要特点。
2)研究了考虑“简单代数约束”的试验设计问题,采用极小极大距离法,开发了考虑“简单代数约束”的采样模块,弥补了iSIGHT软件在试验设计中无法处理约束问题的不足。
3)实现了将结构变形信息传递到电磁仿真模型中的技术思路。探讨了电子机箱多学科仿真中常见的热-电耦合问题的求解技术。基于Kriging模型,提出了进行热-电集成仿真的一种序列采样方法,通过一个典型的多学科考题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4)介绍了多学科综合优化软件平台的总体结构流程。开发了多学科综合优化软件平台中的参数化驱动、力学分析模块和若干关键接口,并通过一个简单算例对软件模块进行了验证。
最后,将本文提出的相关技术应用于某电子机箱结构的机电热综合优化设计之中,得到了满意的设计方案。
|
|
|
|
1 |
;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升级 风河推出Workbench 2.0[J];电子设计应用;2004年09期 |
2 |
;Interactive公司郑重推出Electronics Workbench 4.1版本Engineer's Pack的中文版[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7年02期 |
3 |
;协同CAE集成环境[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2年05期 |
4 |
卜飞;风河Workbench被北电(Nortel)选定为设备软件开发标准[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5年05期 |
5 |
何小朝,彭维,张铁昌;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6年04期 |
6 |
刘淑荣,蔡长青;EWB在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7 |
;风河加强测试领域技术支持Workbench功能扩充至整个研发领域[J];电信科学;2005年04期 |
8 |
罗晖;;一次科考报道的四个感悟与遗憾[J];中国记者;2006年09期 |
9 |
赵亚东;Workbench5.0在实验教学中的使用[J];微计算机应用;2003年02期 |
10 |
黄汨;习俊通;;参数化图形驱动及Web零件库的研究开发[J];机械制造;2009年08期 |
11 |
杨宁;注射模CAD参数化特征造型技术研究[J];模具工业;2001年03期 |
12 |
李晓华,薛庆;基于Pro/E的CAMD原型系统的开发[J];机械制造;2004年04期 |
13 |
;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升级 美国风河推出Workbench 2.0[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年08期 |
14 |
陈树晓;水俊峰;张晋强;王宗彦;;基于SolidWorks的工程图明细栏自动生成与调整技术[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年03期 |
15 |
张忠勋,丰慧,孙忙忠;WorkBench数据接口处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9年04期 |
16 |
漆为民,姬巧玲,张绪宽;EWB软件在电工电子学中的应用[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17 |
冯亮亮;郭钢;叶永进;廖志文;钱明伟;;系列零件三维模型共享系统研究与应用[J];机械;2010年02期 |
18 |
张军波,莫蓉,李磊,魏生民;一个标准件库建库工具的研究与开发[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2年S1期 |
19 |
刘云华;刘田兵;;组合型材参数化快速设计的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年07期 |
20 |
阮志伟
,郑正奇;用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设计电路一例[J];电子世界;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