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像的SAR原始数据压缩算法研究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雷达成像技术,其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全天时、全天候的工作模式,多波段、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促使其在民用、军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国防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由于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SAR需要采集的回波数据日趋庞大,而现今有限的下传链路物理带宽严重影响了数据面向地面成像装备高效、及时的传输。介于此,SAR原始数据压缩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从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入手,在这一部分重点介绍用于熵压缩的量化理论以及用于评价压缩能力的性能指标。随后,讨论了SAR成像的基本原理,并分析验证了SAR原始数据的统计特性。基于SAR数据的统计特性,完成了三种典型的SAR原始数据压缩算法的原理阐述和仿真,并逐一进行了对比实验和分析。
现有SAR原始数据压缩算法主要分为标量量化、矢量量化和基于变换域的量化。本文选取的三种典型算法,即基于时域和标量量化的块自适应量化算法(BAQ)和幅度-相位算法(AP),以及基于变换域的FFT-BAQ算法。其中,BAQ算法是最基本的压缩算法,其分别针对数据的实、虚部做量化,运算简单,易于硬件实现。AP算法可以认为是BAQ算法的延伸,是特别针对保护数据的相位信息的压缩算法。在同比压缩下,实验结果表明,AP算法的相位保留程度大大优于BAQ算法,非常有利于后期成像处理。FFT-BAQ算法实际上是两个BAQ量化器和一个变换操作的组合,其利用数据经某种变换后表现出的能量更为集中的特点,对数据的高能量区执行多比特量化,低能量区执行少比特量化或零量化,通过变比特编码从而实现更好的保留数据原貌的功能。在同压缩比下,FFT-BAQ算法的信噪比明显高于BAQ算法,且成像结果更为清晰。
|
|
|
|
1 |
韩春明,郭华东,王长林;SAR图像斑点噪声抑制的本质[J];遥感学报;2002年06期 |
2 |
谢虹,汪连栋,袁翔宇;对SAR的噪声干扰效果评估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03年03期 |
3 |
潘凤艳,邢孟道,廖桂生;解多普勒中心模糊的一种新方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
4 |
李雨谦;皮亦鸣;;SAR原始数据压缩算法[J];测绘;2009年02期 |
5 |
刘昕,朱锡兴,朱敏慧;一种改进的SAR自动聚焦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1997年06期 |
6 |
杨莉,袁信;小波分析在SAR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7 |
郦苏丹,王正志,张翠;SAR图像中道路的检测[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
8 |
钟睿,毛士艺;一种改进的PGA最大似然相位估计法[J];航空学报;2003年06期 |
9 |
王盛利,于立,倪晋麟,张光义;高分辨SAR的距离-多普勒-距离成像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8期 |
10 |
范开国;黄韦艮;贺明霞;傅斌;;SAR浅海水下地形遥感研究进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年04期 |
11 |
董永强,陶然,周思永,王越;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SAR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J];兵工学报;1999年02期 |
12 |
宋平舰,张杰;二维经验模分解在海洋遥感图像信息分离中的应用[J];高技术通讯;2001年09期 |
13 |
杨存建,许珺,张增祥;SAR和TM图像主成分变换融合中不同主分量替换的比较[J];国土资源遥感;2001年03期 |
14 |
金双根,朱文耀;GPS观测数据提高InSAR干涉测量精度的分析[J];遥感信息;2001年04期 |
15 |
陈冰冰,王贞松,张晓振,李明峰;一种全实时SAR方位向数字预处理滤波器的设计[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2年08期 |
16 |
徐华平,周荫清,李春升;基于频谱偏移估计的分布式星载SAR提高距离向分辨率的数据处理方法[J];电子学报;2003年12期 |
17 |
李真芳,邢孟道,王彤,保铮;分布式小卫星SAR实现全孔径分辨率的信号处理[J];电子学报;2003年12期 |
18 |
王盛利,于立,倪晋鳞,张光义;合成孔径雷达的有源欺骗干扰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3年12期 |
19 |
张乐平;基于自适应编码的SAR浮点模图像数据压缩[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年11期 |
20 |
张向峰;马德宝;牛朝阳;;SAR目标极化识别方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2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