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融合中的态势评估技术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融合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包括军事、金融、生物等多个科技领域。信息融合作为当今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优化融合多数据源信息,从而获得对发生的事件更加客观而准确的描述与评估,并对未来态势的发展方向做出准确的预测。态势评估作为信息融合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态势评估理论与模型、态势规则约简、态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根据态势评估所要完成的功能,以及态势评估中的三个过程:态势觉察、态势理解和态势预测,分析研究了态势评估的实现方法,改进了态势评估的多级模型;针对态势知识的模糊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态势规则获取方法;在分析态势评估框架的基础上,针对态势估计中的不同阶段和信息来源,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模板的态势推理方法。
2.分析了态势觉察中信息的海量性与不确定性,利用基于粗糙集的知识发现方法,提出基于二值化的差别矩阵模型,构造了基于区分元素个数的区别队列,减小了知识约简过程中的搜索空间,提高了信息约简效率。
3.针对规则知识库中的规则约简问题,在深入研究粗糙集知识约简基础之上,提出改进的属性值树模型,充分利用树结构特点与树的合并算法,建立新的知识约简算法,降低属性约简与值约简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提高态势评估规则匹配效率。
4.研究了态势评估中的计划识别理论,指出态势评估实质上是一个计划识别过程,针对现有计划识别方法在知识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上表示的不足,深入探讨了基于贝叶斯网络推理的计划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表示的贝叶斯网络推理模型,克服原有贝叶斯网络推理不能区分不确定和不知道的特性,以及信息犹豫度较大时引起的推理结果的矛盾性;分析研究了战术智能规划的一个实例,给出了一个基于直觉模糊表示的贝叶斯网络推理态势估计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5.讨论了态势评估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权重,给出了基于直觉模糊信息表示方法,并提出基于多属性直觉模糊决策的态势评估方法。并以实例说明了态势预测过程,表明了使用此种方法求解态势评估问题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P202
|
|
|
|
1 |
黎湘,庄钊文,郭桂蓉;模糊自组织神经网络及其在信息融合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2 |
章新华,林良骥,王骥程;目标识别中信息融合的准则和方法[J];软件学报;1997年04期 |
3 |
袁南儿,杨东勇,林毅;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4 |
何兵;基于分类及不确定墒的DS证据合成及判决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
5 |
陈俊风,景方,孙华;B样条模糊神经网络在信息融合中的应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6 |
张杰林,刘德长,曹代勇;基于信息融合的铀矿床遥感数据挖掘技术[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4年02期 |
7 |
梁志恒,杜庆东;应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燃煤锅炉供热自动控制系统[J];工业锅炉;2004年06期 |
8 |
陈东,吴文华;模糊信息融合在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4年06期 |
9 |
许任洲,李训诰;基于距离的目标运动分析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5年01期 |
10 |
江红,张炎华,赵忠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时间不确定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