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侦察信号时频特征检测识别技术
【摘要】:随着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新体制雷达不断涌现。在现代战场上,雷达体制及工作模式日益复杂、多变,新体制雷达的大量使用,使得现代雷达侦察接收机面临的电磁环境日益密集、复杂。因此,复杂信号条件下雷达脉冲信号检测识别技术成为现代雷达侦察接收机中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脉冲信号的特征检测与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文详细分析了非平稳信号时频分析算法,主要有STFT、WVD和模糊函数方法,并对它们的处理性能进行了仿真,重点讨论了交叉项的特性及核函数滤波技术。研究了一些常规雷达脉冲信号的模糊函数,结合仿真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模糊域信号特征的检测与识别思想。
文章的最后充分考虑STFT与二次型时频分布处理的优缺点,引入时频截段的概念,使用L2空间中的内积运算构建距离空间和距离,在投影定理的支撑下实现了对信号分量的检测与识别。在多信号分量的情况,则设计应用核函数提升信号识别的能力,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
|
|
|
1 |
周先敏,申广军;PSK/PPM组合信号[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
2 |
李俐;王岩飞;张冰尘;;编队卫星SAR系统的模糊函数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3期 |
3 |
曹宇飞;屈晓光;刘尚钞;;模糊函数的快速计算[J];雷达与对抗;2007年01期 |
4 |
华;;侧视雷达的模糊函数,天线方向图与信号的最佳设计方法[J];电子技术选译;1977年00期 |
5 |
段雪江,陈逢时;多分量信号的最优时频表示[J];信号处理;1996年03期 |
6 |
瓦·帕·伊帕托夫,郝小宁;复杂信号在合成孔径雷达中的应用[J];火控雷达技术;1997年04期 |
7 |
马彪;运动图像模糊度参数的估计[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8 |
颜礼彬;杜海;张静远;;利用窄带信号分类选择宽带声成像信号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年06期 |
9 |
李树锋;张履谦;陈杰;周荫清;;完全互补序列在MIMO雷达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
10 |
朱艳萍;宋耀良;;多目标混沌MIMO雷达的模糊函数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1 |
周斌,权太范;模糊基函数网络学习算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6年11期 |
12 |
张志刚,梅文华,杜兴民;跳频编码脉冲信号及其模糊图的绘制[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3 |
李帅;姜秋喜;韩晓玲;;均匀脉位调制脉冲串信号分析[J];舰船电子对抗;2010年02期 |
14 |
李磊;任丽香;毛二可;何佩琨;赵保军;;频率步进信号宽带模糊函数及其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
15 |
N.Kalyanasundram;P.Ramakrishna Rao;谭营译;;用伍德沃德模糊函数进行雷达信号的综合[J];现代雷达;1988年02期 |
16 |
邓海,林茂庸,阮龙泉;线性步进频率编码信号特性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17 |
王国宏;线性模糊预测模型[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3年08期 |
18 |
陈伯孝,张守宏;稀布阵综合脉冲孔径雷达的四维模糊函数及其分辨率[J];信号处理;1998年S1期 |
19 |
袁永斌,徐继麟,黄香馥;一种混沌雷达波形的模糊函数[J];电子与信息学报;1998年05期 |
20 |
徐春光,谢维信;自适应线性核时频信号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