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散射混合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分析在许多军事及民用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而混
合算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着重研究表面具有电小槽缝
结构的电大目标散射及其相关问题,其中包括导电平面上的腔体及孔缝散
射等。作者所做工作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首次将广义网络原理应用于复杂电磁散射问题的混合算法分析中,并在
此基础上开发出IPO-MoM、IPO-FDTD及IPO-BIM等多种混合法计算
软件。本文方法的最大特点是使高频近似方法和低频数值方法的分析完
全独立,并且考虑了目标表面各部分间的主要耦合因素。利用所编制的
混合算法计算软件,首次系统地考察了电大目标各部件之间、电小槽缝
与电大目标之间以及电小槽缝各部分之间的互耦对目标散射特性的影
响,从而为复杂目标雷达截面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2、将广义网络原理应用于导电平面上的任意腔体的散射分析,给出了包括
具有复杂终端的腔体模型在内的多个算例。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在计算
中可对腔体进行任意拆解和组合,某些常用腔体段的导纳矩阵可保存下
来以重复调用,因此,该方法可做为一种腔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服
务于工程应用。
3、首次提出一种利用槽缝口径等效磁流提取其口径导纳矩阵的方法。对于
结构十分复杂的槽缝结构,本文提出在开口腔体的情况下首先提取槽缝
在各种激励条件下的口径等效磁流,然后通过广义网络方程变换的方式
建立槽缝的网络模型,有效解决了直接模拟时所遇到的难题。
4、首次利用边界积分法及连接算法分析复杂的孔缝耦合问题。连接算法的
引入极大地缓解了计算机内存对孔缝尺寸的限制,提高了分析效率,还
使复杂孔缝的处理成为可能。该项研究成果可望应用于电磁兼容、微波
与光器件以及缝隙天线等多个电磁领域。
5、分析了有限厚导电平板上二维孔缝的散射及传输特性,得到了一些在实
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结论。另外,该方法还可用位于厚度
极小的导电平板上的实际孔缝模型来模拟位于无限薄平板上的简化孔缝
模型,从而使二者的分析得到统一。
|
|
|
|
1 |
陈志宁;章文勋;;计算三维电磁散射的矢量场表面辐射条件算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
2 |
朱峰,任朗,张善谋;用于处理六边对称结构电磁散射的GIM技术[J];微波学报;1997年02期 |
3 |
谢文录,谢维信;分数布朗表面的电磁散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4 |
郭立新,吴振森,柯熙政;二维带限分形粗糙面电磁散射的基尔霍夫近似[J];电子学报;2000年09期 |
5 |
方宁;宁焕生;王宝发;;快速多极子算法在电流步进法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3期 |
6 |
陈晓昕;张红霞;倪维立;;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的改进措施[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7 |
孙乃华;任意截面介质柱体的电磁散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8 |
陈涵奎,李明义,孙乃华;用矩量法计算电磁散射的近场[J];中国科学A辑;1983年05期 |
9 |
郭英杰;处理反对称结构电磁散射问题的广义镜像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1988年04期 |
10 |
陈志宁,章文勋,谢希仁;表面辐射条件在求解二维均匀介质柱电磁散射中的应用[J];电子学报;1993年06期 |
11 |
冷疏影
,宋长青
,吕克解;“地球环境中极化电磁散射信息的定量遥感”取得重要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
12 |
童创明,袁乃昌,付云起,张国华;FSS电磁散射方向特性的快速计算[J];应用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
13 |
安翔,吕志清;基于节点编码的区域分解算法及其在二维散射中的应用[J];微波学报;2005年03期 |
14 |
任新成;郭立新;;基尔霍夫近似下高斯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5 |
任新成;郭立新;刘生春;;基于微扰法的高斯粗糙面电磁散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6 |
安翔;吕志清;梁昌洪;;柱体电磁散射的无限元-区域分解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7 |
夏丹;董天临;;运动导体-介质周期结构的电磁散射和电磁力[J];天中学刊;2007年02期 |
18 |
孙奇;余敏;;一维随机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研究[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9年S1期 |
19 |
马惠惠;黄文超;;矩量法对一维介质粗糙面电磁散射的计算[J];大众科技;2011年07期 |
20 |
宋景唯;随机粗糙表面电磁散射的仿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