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理论中若干问题的小波解法
【摘要】:
现代分形理论中存在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尤其关于分维数的计算、分形反问题及奇异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为重点。小波在处理非平稳性和局域分析方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可被用来提取有关分形尺度性质的细微信息。本文以小波理论为工具围绕分形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提出并解决了如下问题:
1.分析了分形曲线维数的传统计算方法及其缺陷,提出了多分维分形曲线的模式。基于小波阈值去噪方法,给出曲线上点的局部分形维数的计算公式及算法。仿真计算结果及图示均表明该法是有效的。
2.基于小波变换在零点具有的的保相似形特征,在已知分形插值函数图象情况下,从有限数目个零点出发,给出寻找一组仿射压缩变换使该函数图象成为未知迭代函数系统吸引子的一种构造方法。
3.提出了分形时变维数的概念,将其引入两类具有局部自相似性的有偏随机过程中。借助小波基固有的尺度特性很适合分析非平稳性和局部自相似性这一特点,给出赫斯特指数的小波估算公式及算法,证明了小波估算值和真实值是相容的,并用仿真结果加以验证,同时对上海股票市场周指数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4.借助小波变换对自相似过程所起的白化作用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无须知道1/f过程中参数分布的谱参数估计方法。
5.提出在最优尺度上跟踪小波模极大值线的参数方法,为研究多分形谱奇异性提供了一种途径。探讨了分形测度小波变换极大值线的拓扑分岔情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的多重分形谱估算方法。
|
|
|
|
1 |
杨存基;;整函数Julia集的维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2 |
郝柏林;分岔、混沌、奇怪吸引子、湍流及其它——关于确定论系统中的内在随机性[J];物理学进展;1983年03期 |
3 |
张宗礼;非线性物理学中的多体描述[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4 |
赵玉成,肖忠会,许庆余;时间序列分维数用于非线性模型临界参数的识别[J];工程力学;2000年01期 |
5 |
林文惠,武际可;两种分岔定义等价性的另一种证明[J];力学与实践;2002年06期 |
6 |
刘军贤
,陈光旨
,陈式刚
,王光瑞;标准映象的周期分岔及其向混沌的过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
7 |
胡忠秀;光学双稳性及其分岔混沌现象[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S2期 |
8 |
谭维翰,陆伟平;激光振荡输出的分岔与混沌[J];科学通报;1988年01期 |
9 |
黄桂玉;Duffing系统的次谐分岔[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2期 |
10 |
包刚;对称破缺与混沌同步态的分岔行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
11 |
袁学刚,朱正佑;一类不可压广义neo-Hookean球体的空穴分岔问题的定性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年02期 |
12 |
陆伟平,谭维翰;反馈延迟对激光不稳定输出的影响[J];光学学报;1988年08期 |
13 |
张祖全,白鸽;次谐分岔与参数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14 |
夏南,孟光;非线性系统周期强迫不平衡响应的稳定性分析[J];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
15 |
时红廷,郑崇友;关于单状态变量的局部分岔问题中的内蕴理想[J];数学进展;2005年02期 |
16 |
赵勇,霍裕平;非线性环形光学腔中分岔混沌的新行为[J];物理学报;1987年07期 |
17 |
杜婵英,邢彬彬;含sin¢项受迫振子的实验观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
18 |
周鹍;余维2的叉形分岔[J];力学与实践;1996年01期 |
19 |
钟宏杰,崔艳;混沌的特征、道路与应用[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20 |
毕勤胜,陈予恕;周期激励浅拱分岔研究[J];力学学报;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