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重构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
【摘要】:
正交镜像滤波器组(QMFB)和伪正交镜像滤波器组(PQMFB)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图像、语音编码和其他的领域。由于PQMFB是通过对低通原型滤波器进行余弦调制得到的,所以又被称为余弦调制滤波器组(CMFB)。在设计子带滤波器组时CMFB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是因为CMFB可以使用快速DCT算法实现,而且需要优化的参数远远少于QMFB。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子带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尤其是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论文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首先研究了子带滤波器组和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基本理论、用内插法设计滤波器以及一种有效的迭代算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此内插法和迭代算法的CMFB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使需要优化的参数大大的减少,特别适用于设计子带较多的滤波器组。最后给出了设计的例子证明算法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我们在研究了频率掩模法设计具有窄过渡带的滤波器的实现方法以及一种基于余弦调制的合并法设计非均匀滤波器组的设计方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掩模法和合并法设计均匀非均匀CMFB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继承了上述方法的优点,非常有效。并给出了仿真实例证明算法的有效性,
最后还给出了算法的优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最后对上述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
|
|
|
1 |
黄松浦;;机载脈冲多卜勒雷达的自动检测[J];现代雷达;1981年04期 |
2 |
蔡毓,刘贵忠,李永利,张晓娣;用滤波器组实现IF的提取;Hardy小波和快速算法[J];信号处理;2001年06期 |
3 |
陈旸;白文乐;;基于滤波器组的同步CDMA多用户检测方法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4 |
吴传生;吴岑;熊章绪;;基于准确重建滤波器组的小波构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5 |
王明祥;宁宇蓉;王晋国;;基于Mallat算法的一维离散小波变换的实现[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6 |
费满锋;易克初;;基于滤波器组的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7年07期 |
7 |
吉晓东;张士兵;;基于滤波器组的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J];通信技术;2009年10期 |
8 |
王孟杰;庞昂博;杨一军;;Matlab在语音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9 |
韩东日;李黄司;徐俊;;采用本征滤波的自适应杂波抑制和动目标检测算法[J];雷达与对抗;1991年01期 |
10 |
黄广伦,欧黎,李志云;20信道声表面波滤波器组初探[J];压电与声光;1993年01期 |
11 |
刘梅,许荣庆,杨太星,栾少华,张馨;基于余弦调制滤波器组的多载波CDMA系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2 |
徐小平,水鹏朗,王峰;三通道自适应提升双正交滤波器组设计[J];工程数学学报;2005年01期 |
13 |
张惠云;;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及其研究现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年05期 |
14 |
温晓通;赵小杰;姚力;;一种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时频表示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5 |
范虹;孟庆丰;张优云;冯武卫;;基于滤波器组和高阶累积量的信号特征检测[J];振动与冲击;2007年02期 |
16 |
罗维;;基于DSP的MP3音频编码器[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2期 |
17 |
黄斌;陶玉福;朱冲;;一种新的子带滤波器组的设计[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18 |
黄斌;申明军;曾庆宁;;基于滤波器组的MCAF噪声对消语音增强[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12期 |
19 |
张峰;陶然;王越;;分数阶Fourier域多通道采样的滤波器组高效实现[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年09期 |
20 |
赵东峰;刘涛;周贤伟;;滤波器组的多滤波器联合能量频谱感知算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