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摘要】:
本文基于背景辐射和传热学基本理论,利用MODTRAN大气传输模型计算了不同天顶角和不同观测高度时的太阳辐射、天空背景辐射、海背景辐射亮度;通过对海面目标所处热环境的分析,给出了太阳辐射、大气辐射、海面辐射、海面反射辐射热流;结合辐射换热角系数概念,计算了目标与各背景之间以及目标自身各面元之间的辐射换热角系数;综合考虑各背景辐射的贡献以及目标自身各面元之间换热关系,利用结点热网络法建立了目标表面温度场的理论计算模型;数值分析了圆柱型目标表面温度在不同季节、不同观察时间、不同海情、不同目标高度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给出不同观测角度的辐射亮度分布,获得了目标在3~5μm波段红外辐射特性的一般规律,并数值分析了各背景对目标辐射亮度的影响。该项研究为提高红外武器系统探测、定位、分类、识别、跟踪的精度和目标生存能力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
|
|
|
1 |
夏新林;艾青;任德鹏;;飞机蒙皮红外辐射的瞬态温度场分析[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7年03期 |
2 |
刘朝晖;穆猷;折文集;;弹道导弹再入段地面红外探测仿真分析[J];光子学报;2010年08期 |
3 |
朱军,刘文清,陆亦怀,高闽光,赵雪松,张天舒,徐亮;基于FTIR光谱辐射测量分析大气透过率[J];光学技术;2005年04期 |
4 |
张靖周,李立国,高潮,何文斌;波瓣喷管红外抑制系统的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7年02期 |
5 |
魏合理;陈秀红;詹杰;饶瑞中;;红外辐射测量的大气修正[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07年06期 |
6 |
吴振森,窦玉红;空间目标的可见光散射与红外辐射[J];应用光学;2004年01期 |
7 |
李春来;吴刚;刘银年;王建宇;;低温光学系统辐射特性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6年12期 |
8 |
李道勇,王增玉,张艳群;空间目标可见光散射特性与可视条件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5年05期 |
9 |
吴英;杨玲;范剑英;王洋;吴岩;王长劲;;空间目标的可见光散射特性建模与仿真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0 |
;辐射测量及仪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5期 |
11 |
;辐射与辐射源[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9年02期 |
12 |
胡景耀;行星状星云NGC 2242的红外辐射[J];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1987年04期 |
13 |
陈诗伟,苏锦文,张祖恭;低发射率材料红外法向发射率谱测量方法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2年04期 |
14 |
魏合理,刘庆红,宋正方;红外辐射大气透过率计算[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5年04期 |
15 |
任国强,徐景智,闫肃;中红外辐射与红外理疗[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S1期 |
16 |
李墨瑞,董雁冰,刘浩;PATRAN环境下飞机红外辐射模型系统集成的实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11期 |
17 |
;国外资料索引[J];激光与红外;1975年06期 |
18 |
;常用红外辐射术语统一方案[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83年02期 |
19 |
饶瑞中,宋正方;风场下自然地表红外辐射统计特性[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1年02期 |
20 |
宋正方,魏合理,吴晓庆;大气水汽的红外遥感[J];遥感学报;1996年02期 |
|